温鑅将昏迷的阿姌送回房中安置。她面颊微肿,眼角泪痕干涸,气息微弱。他未顾自己满手的血,取她手腕诊脉,探得脉象平稳,才松了口气,低声道:“还好……”
翌日清晨,她醒了,却像失了魂。双目空洞地盯着屋顶,嘴唇干裂,连眨眼都似忘了。她不说话、不动弹,像被封进自己的世界,颓废得像一具活尸。温鑅推门进来,手端一碗熬得浓稠的米粥,试探唤她:“阿姌,吃点东西。”
她没反应,连眼珠都没转。他放下碗,坐在床边,舀起一勺粥送到她嘴边。她嘴唇紧闭,粥顺着嘴角淌下,染湿了衣襟。他皱眉,用袖子轻擦,动作小心得像哄个瓷娃娃:“不吃身子撑不住。”
她依旧无声,目光穿过他,像望向无尽的虚空。他放下勺子,叹了口气,取来药膏为她抹脸上的淤青,指尖颤抖地在她疤痕边停了停。
整整两日,她这般模样。温鑅每日端水喂饭,换药擦身,她不拒也不应,像个木偶随他摆弄。
第三日,他端来鱼汤,试着轻声道:“今天的鱼,新鲜得很,你尝尝好不好?”她眼底闪过一丝波动,喉头动了动,却还是别过头,哑声道:“不用管我。”
他没说话,舀起汤再次递过去。她终于张嘴,咽下一口,眼泪却无声滑落,低喃:“姜晚曾说过她最爱喝鱼汤……”
温鑅手一顿,撒了些汤出来。
她不再言语,眼泪却止不住,淌进碗里。他默默喂完,替她掖好膝盖上的软被,起身收拾碗筷,背影瘦削,伤手上的绷带已被血洇透。
心中的烦郁压得他透不过气,他估算着日子,两个徒弟应该快至了,可桉良带回来的书信尚未找到破译的法子,索性回到书房,盯着那“斜二折三”的密语,蹙眉细思,目光落在书桌一角,恰巧看到一本折角的旧书,心中忽然一动。
他取来纸张,按照密语所言,斜着折两次,再对折三次。果然,纸上原本凌乱无序的线条,竟然汇成了一副清晰的安平军防务图!
他瞪大眼睛,继而翻看其余几封信,按此方法折叠,一一破解。信中的内容赫然浮现,每一封都暗藏机密:
其一,永嘉八年,十月初八,麟州城三处的粮仓库位置。
其二,永嘉六年,腊月初五,“暗杀左司谏陈祀一。”
其三,永嘉五年,三月十八,“寻与吾体型面容相似之人数名。”
温鑅看着信中种种,心中关于父亲之死的疑团虽解了大半,但眉头锁得更紧了。
这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像张蛛网般把大缙笼在其中。
温伯都与温翎二人一前一后地赶到时,温鑅正在屋里给阿姌喂饭。
见到温鑅手臂缠着绷带,脸上还有未痊愈的伤痕,温伯都气得当场要发作,温鑅却抬手示意噤声,低声道:“去书房等我。”
二人对视一眼,带着不解与不满转身离开,伯都一路上骂骂咧咧:“早知如此,当日便不该带她回来!如今养了个白眼狼,恩将仇报!”
书房内,刚待温鑅走进来,伯都便嚷起来:“师父,您现在什么样子哪有当年大缙战神的半分影子?那双手本该在沙场握刀剑,如今却为个娘们喂饭!”
温翎冷哼一声,语气戏谑却带刺:“您要是喜欢这种喂养的感觉,我给你买只兔子得了。此女心性难测,留着恐是隐患,趁早送走为好。”
温鑅低头摆弄桌上的密信,面上波澜不惊,内心里萧筠的灵魂却让他指尖却微微收紧。
他本就不是温鑅,可所有人看他时,眼中只有那个战神的影子。他无数次站在那道影子下,试图撑起它,撑起温氏的遗志,撑起安平军的期望。可他不是。他是萧筠,一个连自己是谁都快忘了的人。
他垂眸苦笑,若他们知道真相,会不会连这点怒气都不屑施舍?多年来,他披着温鑅的皮囊活着,刀剑染血,筹谋算尽,却从没人问过他累不累,愿不愿意。
脑海浮现阿姌挥刀时的模样——那双猩红的瞳孔,满腔的恨意,和刺向自己时的决绝。她像一团火,烧得炽烈。
借着温翎的话,他第一次认真的思索了她于他的意义。他曾以为自己救她是为了一句承诺,是为了大缙稳定。或许初衷是这样,但此刻,他忽而明白,那绝不是善心泛滥,不是像养兔子般施舍怜悯。
是她的灵魂在吸引他。那种敢爱敢恨的纯粹,是他这辈子最想拥有却不得放弃的东西。
她恨缙人,恨命运,甚至恨他,却从不掩饰,用尽全力扑向仇敌,哪怕粉身碎骨。而他呢?这些年,他藏在“温鑅”的壳里,被动地算计、隐忍,连恨都不敢恨得彻底。
他指尖摩挲着密信,低声道:“她留下。”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
伯都一愣,怒道:“师父,你疯了?”温翎眯眼,冷声道:“她伤了你,还留她作甚?”
温鑅没抬头,只示意他们看桌上的密信:“先看这个。”
伯都还想再劝解几句,但温鑅周身散发出的威压已让两人自动闭嘴。
两人接过信笺仔细看完,伯都突然恍然大悟般瞪大了眼,他看了看温翎又看了看温鑅。
温翎点了点头,“不错,就是他标注的这三处位置。那年麟州蝗灾,老侯爷派你我率三千军士押军粮赈灾,粮仓按图示藏匿。翌日,开仓前夕,三处同时轰然炸裂,火光吞天。五千军士为护你我与百姓,死的死,伤的伤,回来的不足百人。”
他声音渐哑,不忍再说,喉间哽住。伯都眼眶泛红,脑海中浮现军士被烈焰吞噬的惨景——焦黑的手臂伸出火海,嘶喊被风声掩埋。他哑着嗓子咒道:“他娘的,王枂铁了心要把安平军一网打尽!有朝一日,我要亲手拧下他的头当凳子坐!”
他一改刚刚目无尊长的态度,转头深深凝视温鑅,眼底满是后怕,粗声道:“还好师父你没事。”
温鑅挑了挑眉,不置可否,眼底却掠过一丝苦涩。他察觉温翎沉默,低声追问:“凭安堂可有新线索?”
温翎闻言,从怀中掏出几页泛黄卷宗递上,沉声道:“凭安堂一听当年案子有疑,全都坐不住了。”
“老郑走访城中敛尸队,确如师父所料,三年前王府抬出一具男尸。那老者至今记得清清楚楚——尸面被锐器划得血肉模糊,血色暗沉,像死了多日。更怪的是,他说近年中京死婴频现,皆不足月。”
他顿了顿,喉头发紧,艰涩道:“白川去了居胥山,传回消息……温帅或许不是自戕。山上隐居的姑子说,当年亲眼见他被几名侍卫押至崖边,勒死在那棵老松下。”
屋内光线昏暗,唯有一盏孤灯摇曳,三人影子映在墙上,忽长忽短。窗外冷风灌入,烛火似被激怒,猛地噼啪炸响,火苗窜高又骤低,气氛紧绷得像绷断的弦。
伯都双拳紧握,额上青筋暴起,脸涨得通红。他霍地起身,抓起桌上的剑便往外冲。温翎眼疾手快,一把拽住他手臂,厉声道:“你干什么去?”
“我去宰了那老匹夫!”伯都咬牙切齿,吼声震得屋梁似在颤。
阿姌本在屋里裹着薄被枯坐,被这怒吼惊得一颤。她本能般起身,赤脚踩在冰冷的地面,悄然挪到书房外,倚着窗缝偷看,见温鑅坐在桌前,眉间沟壑深如刀刻,手上绷带血迹斑驳。她心头一紧——他喂她吃饭时,那双手还稳稳端着碗,如今却累得像随时要折断。
温鑅像是不觉痛般,握着卷宗的手指微微收紧。以温以涵的性子,宁折不弯,除非王枂捏着他无法抗拒的命门。他低声道:“若此事为真,当年父亲惨死,绝非王枂一人之罪。你冲出去,杀他足以平怒吗?”
伯都被噎得无言,胸口起伏,怒火无处宣泄,最终重重叹气,一屁股瘫坐回椅,椅子吱吱作响。
温翎眉间忧色浓重,低声道:“师父,线索到王枂断了。若要彻查,怕得把大缙掀个底朝天,我们未必能全身而退。”
“温翎!你怕死?”伯都猛地抬头,声音嘶哑,满腔怒火喷薄而出。他瞪着温翎,眼底似要燃起烈焰,“温帅为国为民,清廉一生,却被贼人害死,尸骨未寒!真相将明,你却畏首畏尾,你还是人吗?”
温翎霍地抬头,眼底寒光刺骨,语调陡高,带着颤怒:“呵,真把自己当英雄了?我就不该拦你,跑快点,明天就能到阴曹地府见温帅,看你怎么跟他交代——就说你一腔热血,赶着送人头?”
伯都怒火被点燃得更盛,双拳攥得咯咯响,猛跨一步,几乎撞上温翎胸膛,声如雷霆:“你再说一遍!”
温翎不退反进,死死锁住他的目光,眼底锋芒凌厉,与平日判若两人。他冷笑,讥讽如刀:“我说你不动脑子!只会喊打喊杀,凭一股蛮劲往前冲!你以为就你一人能扳倒王枂?三万亡魂、温帅和夫人拿命换我们活命,你要一股脑葬送干净?”
“你——”伯都喉结滚动,手攥成拳,眼神如刀,眼看就要挥出。
“啪!”一本书砸在两人中间,温鑅怒喝:“住嘴!吵够了没有?”
阿姌木然的表情有丝毫松动,她眼睁睁看着温鑅嗓音沙哑,满身疲惫却强撑威严。她原以为他只是天霖少主,那光鲜的江湖名号下,竟还藏着温氏朝堂的秘辛。她胸口像被什么堵住——他为她挡刀、喂饭,如今还要扛这些烂摊子。他累得像根绷紧的弦,她却连句谢谢都没说过。心疼像针刺进她麻木的壳,刺得她眼眶发热。
屋内霎时寂静,只剩烛火跳动的细响与窗外风声呜咽。伯都攥拳咬牙,胸膛起伏,却不再开口;温翎冷着脸,微微侧头,眼底锋芒未散。两人沉默对峙,怒气与倔强在空气中交锋,针尖对麦芒。
“出去冷静冷静吧。”温鑅摆摆手,声音低了几分,带着些疲惫和疏离,“容我再想想。”
门“吱呀”一声合上,房间恢复了安静。温鑅仿佛失去了支撑,整个人瘫坐在椅子上。他身形一松,肩膀像是背负着千斤重担,颓唐地向后仰倒,后脑靠在椅背上,眼睛闭着,头缓缓抬向屋顶。
“……吵什么呢。”他低声自言自语,声音沙哑而疲惫,“谁也没错,可谁也不能解决问题。父亲……”他喃喃着,喉结滚动了一下,似有许多话哽在喉间,却说不出口。
阿姌悄然退回房中,一夜未眠。窗外风声呜咽,眼前又浮现许多记忆的碎片——和印象中不一样的阿娘抱起摔在雪地里的她,柔声道:“狼崽摔倒了,得自己咬回去,别让人看笑话。”
阿依曼和姜晚的笑声也钻进耳畔:“阿姌姐,活下去,为我们讨个公道。”
她攥紧被角,眼底死灰燃起微光,低喃:“我不能再拖累他……我得自己咬回去。”
新年好呀,祝愿大家新年万事顺意~暖心开局,满载收官~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十二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