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二十章

时间如同指间流沙,悄然滑落。

为期一个月的“情感顾问”契约,转眼到了尾声。

这最后一周,顾怀瑾和沈熹微的“课程”并未停止,但形式已然发生了变化。

不再有刻意安排的“人间烟火”体验,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更自然、更琐碎的日常交汇。

顾怀瑾会在下班后,偶尔开车到“归途”公司附近,等沈熹微下班,然后送她回家。

路程不长,话也不多,有时只是聊聊各自一天中微不足道的小事

——顾怀瑾可能会提及某个客户的无理要求,语气依旧平淡,但少了些以往的冷硬;沈熹微则会说说筹备某场葬礼时遇到的温暖细节,或者姜悦又闹了什么笑话。

车窗外的霓虹流转,车厢内流淌着一种静谧而平和的气氛。

他甚至有一次,在送沈熹微到她公寓楼下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犹豫了一下,生硬地邀请道:

“附近……有可以散步的地方吗?”

那晚,他们就在公寓后面那个小小的社区公园里,绕着人工湖走了两圈。

晚风习习,树影婆娑,偶尔有夜跑的人从身边经过。

没有目的,没有议题,只是并肩走着。

顾怀瑾依旧不擅言辞,大部分时间是沉默的,但那种沉默不再令人窒息,反而有种奇怪的融洽。

沈熹微也不再试图引导什么,只是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

这些片段,拼凑不成任何惊天动地的故事,却像润物无声的细雨,悄然改变着某些东西。

沈熹微能清晰地感觉到顾怀瑾的变化。

他锐利的眼神偶尔会流露出片刻的松弛,紧绷的下颌线条也不再总是如刀锋般冷硬。

最重要的是,他看向她的目光里,最初的审视和探究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复杂的情绪,里面有好奇,有困惑,或许……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依赖。

而顾怀瑾这边,内心的波澜则更为汹涌。

他习惯了数据、逻辑和掌控,但沈熹微带给他的所有体验,都无法用任何模型来分析。

菜市场的喧嚣,面馆的热气,安神茶的清香,夜晚散步的宁静,还有她说话时平和的声音,微笑时微微弯起的眼角……

这些看似无序的碎片,组合在一起,却产生了一种奇异的化学反应

——它们能有效地安抚他那架常年超负荷运转、濒临崩溃的神经。

他的失眠症虽然没有完全根除,但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已显著降低。

他甚至开始觉得,他那间空旷冰冷的公寓,因为偶尔会想起她坐在沙发上的样子,而不再那么令人难以忍受。

这种变化,是实实在在的,比他签下任何一笔大单都更让他感到……

满足?他不太确定这个词是否准确。

契约到期的前一天晚上,顾怀瑾独自坐在书房里。

书桌上放着那份已经到期的契约文件,旁边是那个装着安神茶的陶瓷罐子。

他没有开大灯,只有一盏台灯散发着昏黄的光晕。

他需要做一个决定。

按照最初的计划,一个月的“研究”期满,无论结果如何,这段关系都应该画上句号。

这符合他一贯的效率原则和边界感。

但是……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的不是任何分析图表,而是沈熹微在夕阳下带着浅笑的侧脸,是她递过安神茶时眼中的关切,是她在林梦事件中表现出的那份执拗却充满智慧的坚持。

“情感不需要公关方案。”

“我以为你懂我。”

“礼物重在心意。”

她说过的话,一句句在他耳边回响。

他发现,他不想让这份关系就此结束。

不是因为失眠症还需要“治疗”,也不是因为“研究”尚未完成。

而是一种更原始的冲动——他想继续待在那份能让他感到平静的“温度”旁边。

这种想法对他而言是陌生的,甚至是危险的,因为它意味着允许一个“变量”长期存在于他严密掌控的生活中。

但他无法否认这种渴望。

...

第二天,是契约正式到期的日子。

顾怀瑾约了沈熹微在那家他们曾去过的清幽茶室见面。

沈熹微到的时候,顾怀瑾已经在了。

他今天穿了一件略微休闲的深色衬衫,少了几分商务感,但坐姿依旧挺拔。

看到她进来,他点了点头,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片刻,比平时稍长一些。

“顾先生。”

沈熹微在他对面坐下。

她心里也有些微澜,不知道这次见面,是否会为这段奇特的关系画上句号。

服务生上好茶后,小小的隔间里只剩下他们两人。

茶香袅袅,一时无人说话。

最终还是顾怀瑾先开了口,他向来不喜迂回。

他放下茶杯,目光直接而郑重地看向沈熹微:

“沈小姐,一个月的契约今天到期了。”

沈熹微的心轻轻一沉,面上依旧保持平静:

“嗯。”

顾怀瑾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词语,这对他来说颇为罕见。

他避开了她清澈的目光,看向杯中沉浮的茶叶,声音比平时低沉了几分:

“这一个月……谢谢你的‘课程’。”

他继续说道,

“我承认,最初提出这个契约,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利心。”

他抬起头,重新看向她,眼神里没有了以往的算计和审视,只剩下一种近乎笨拙的坦诚:

“但现在,我希望能继续这份……联系。

不是因为失眠,也不是为了什么公关研究。”

他深吸一口气,说出了那句对他而言极为艰难、却发自真心的话,

“而是因为,和你相处,让我感到一种……很久没有过的平静。”

他说完,似乎耗尽了所有力气,微微移开视线,耳根处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淡红。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尽管用词依旧克制。

沈熹微愣住了。

她预想过各种可能,或许是客套的感谢,或许是冷静的总结,甚至可能是干脆的结束。

但她万万没想到,会是这样一番……坦诚到近乎**的心里话。

她从顾怀瑾那双总是深不见底的眼眸里,看到了罕见的紧张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

那个高高在上、仿佛无所不能的公关大佬,此刻就像一个交出了最后底牌、等待审判的孩子。

一股巨大的暖流和难以言喻的触动,瞬间淹没了沈熹微的心房。

她看到了他坚冰外壳下的裂痕,看到了他为靠近这份“温度”所付出的努力和挣扎。

这份续约的请求,早已超越了最初的“契约”性质。

它是一份认可,一份依赖,更是一份……小心翼翼递出的橄榄枝。

沈熹微没有立刻回答。

她低下头,看着自己杯中晃动的茶汤,嘴角却慢慢扬起一个真切而温柔的弧度。

几秒钟后,她抬起头,迎上顾怀瑾带着紧张和期待的目光,轻轻地点了点头:

“好。”

只有一个字,却清晰无比。

顾怀瑾紧绷的肩膀几不可察地松弛下来,他眼中闪过一丝如释重负的光芒,甚至,嘴角也极其轻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那几乎不能称之为一个笑容,却足以融化他脸上惯有的冰霜。

“那么……”

他思索一下,

“接下来的‘课程’,还请沈老师多多指教。”

这句话,带上了几分连他自己都未察觉的、生涩的调侃意味。

沈熹微忍不住笑了,眉眼弯弯:

“互相学习吧,顾同学。”

气氛瞬间变得轻松而温暖。契约的枷锁悄然褪去,一种基于真实好感与需求的新关系,在这一刻,悄然建立。

就在这时,沈熹微的手机响了起来。

她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一个熟悉的名字——林佑宁。

她略带歉意地看了顾怀瑾一眼,接起了电话:

“喂,佑宁哥?”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温和儒雅的男声:

“熹微,没打扰你吧?

过两天有个业内的小型交流会,关于临终关怀新理念的,

我觉得你可能会感兴趣,想问问你有没有时间参加?”

沈熹微的专业兴趣被勾起,她认真地听着,偶尔回应几句:

“嗯,好的,时间地点你发我就好,谢谢你了佑宁哥。”

她讲电话的语气自然熟稔,带着对同行和朋友的尊重。

顾怀瑾坐在对面,安静地喝着茶,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沈熹微讲电话时专注的侧脸上。

听到她口中那个亲昵的“佑宁哥”称呼,以及对方语气中显而易见的熟络和关心,

他握着茶杯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下。

一种陌生而细微的情绪,像一根小小的刺,轻轻扎了他一下。

那是一种他从未体验过的,类似于……介意的感觉。

电话很快结束,沈熹微放下手机,解释道:

“是林佑宁,一位在医院工作的同行,人很好,很专业。”

顾怀瑾“嗯”了一声,表情恢复了一贯的平淡,但心底那丝微澜,却并未立刻平息。

故事,就在这契约续约、关系新生,却又暗生一丝微妙醋意的时刻,缓缓落下了帷幕。

而新的篇章,预示着更多的情感波澜与外部风雨,即将拉开序幕。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