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中,皇上面沉如水,握住凉州战报的手掌越捏越紧,他募地一拍龙椅,站起身来,将战报掷在地上。
“岂有此理!匈奴竟然欺我晟朝至甚!”
殿中朝臣眉心一跳,不知凉州战报上写了什么触怒皇上。
距离战报最近的林彦捡起来一目十行的扫过,眉眼间皆是不敢置信。
什么?
凉州已失?
战报上所写,匈奴呼屠单于亲率三十万匈奴精兵进攻凉州,漠北大将军周正元战死沙场,凉州军不敌,被打得节节败退,如今已退至并州界内,凉州落入匈奴之手。
林彦将战报给身后的朝臣传阅,他站出来躬身谏言:“皇上,事态紧急,依微臣之见,应尽快调集人马,前往并州支援……”
并州之后便是长安,若是真让匈奴一路打过来,长安危矣!晟朝危矣!
听到林彦的话,站在队伍末尾还不清楚战报内容的朝臣等不及,一拥而上围着手中拿着战报的官员,待看清战报所写之事后,满朝文武震惊!
谁能料到,几月前还被怀化将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被迫退守数百里的匈奴竟然卷土重来,还是匈奴的呼屠单于率兵亲征。
匈奴的呼屠单于可是个狠绝色。他年轻时打败、吞并了周边的各个部落小国,建立起统一的匈奴王国。这些年突袭凉州的一直都是匈奴左、右贤王的军队,呼屠单于一直坐镇单于庭,这次他怎会亲征凉州?
难道呼屠单于就是趁薛大将军和怀化将军相继离世,认为他们晟朝无人可用,才大举入侵?
不过呼屠单于怎么想的已不重要。凉州已失,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怎么保住并州,以及长安。
国子监祭酒赵大人也站出来附和道:“林相所言极是……”
新上任的兵部尚书萧景贺一脸难色:“前几月跟南夷的战争,虽然荆州军拼死守住了荆州,打得南夷十年之内无力再战,但晟朝将士也损伤惨重,恐怕无法调集大量军队驰援并州……”
朝中大臣们交头接耳——
“这……”
“这可如何是好……”
“难不成眼睁睁看着匈奴打过来不成……”
有朝臣提议,“不若在民间征军?”
林彦想也没想的否决了,“不可。”
“多年来,南夷、匈奴骚扰我晟朝边境,导致晟朝在民间征军频繁。这次匈奴三十万精兵入侵晟朝,要征多少兵才能抵挡精锐的匈奴军队?这些民兵没有受过训练,上了战场,又能抵挡匈奴多久?到时候,别匈奴没赶出去,反倒激起了民怨……”
“林相,这,这也是迫不得已,如今火烧眉毛,只能出此下策了……”不然难道还真的让匈奴打到长安来吗?
林彦依旧不松口,“匈奴都已经打到并州了,现在再去征兵训练,为时已晚!”
朝中众臣皆满脸愁容。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此次晟朝危矣?
皇上看着底下的朝臣,平时为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争个你死我活的,如今遇到大事,又全都默不作声了。
“众位爱卿,可有好的对策?这次匈奴之围,何解?”
皇上说起这话,自己都觉得耳熟。
四五年前,南夷进攻荆州时,他也说过此话。当时薛清扬扛下了这个责任,带领荆州军打败了南夷,换来了晟朝四年的安宁。
可如今,晟朝再也没有薛大将军,也没有怀化将军了。
谁能带领晟朝,力挽狂澜、走出困局?
“怎么都不说话?哑巴了?”
太子党的李大人接收到陆文忠的眼神,出列说道:“禀皇上,如今匈奴兵临并州,朝中又无兵力与之一战,依臣之见,不若跟匈奴和谈……”
一语惊起千层浪!
朝中武将皆皱着眉头瞪大双眼,似乎没想到李大人竟能说出这么不要脸的话!
就算他们如今兵力跟匈奴相差过大,可他们也从未想过要跟匈奴和谈。
那可是匈奴啊!
是晟朝的死敌匈奴啊!
中朗将熊耜站出来指着李大人的鼻子骂道:“李永复,我去你奶奶的!你怎能说出这种没脸没皮的话?呸!我都替你羞耻!”
“这些年匈奴屠戮了多少凉州边境的村庄?晟朝多少百姓将士死于匈奴之手?你居然让我们跟匈奴和谈,你到底安的什么心?”
武将就是粗鄙不堪!李大人暗道。
他毫不示弱:“熊将军,如今这个局势,和谈也是无奈之举呀!难道朝中还有人能像薛大将军和怀化将军一样,出征迎敌?”
李大人说话的声音逐渐变大:“熊将军,你能吗?我晟朝还能抽得出兵力跟匈奴对抗吗?”
“要不是荆州军在南夷之战中损伤惨重,我们这次也不会这么被动,还不都怪你们这些武将没用……”
“你!”
打嘴炮武将自然是比不过文官,熊将军撸起袖子就要在朝堂上跟李大人干一架,被站在他身边的高都尉阻止。
高都尉冷冷的盯着李大人,眼神愤恨,“李大人慎言!荆州一战,若非沈家出卖军情,我荆州军岂会打得如此惨烈?难道那些为了荆州百姓牺牲的将士,在你们这些人眼中,就只是无用之人吗?”
李大人:“本官只是就事论事罢了。既然你们都说不想和谈,那你们可有什么好的法子能解晟朝之困?”
“诸位大人别忘了,匈奴已经快打到咱们家门口来了!”
……
朝中大臣七嘴八舌地争吵不休,具体的对策暂无,但观点大致分为两派,太子党人基本都赞成和谈,而朝中武将都主张武力夺回凉州。
吵着吵着,一些武官说不过这些文臣,差点就要在太和殿中聚众斗殴起来。
皇上一声怒喝:“够了!”
武官们鼻子中发出“哼”的一声,将撸起的袖子放下,老老实实站在一旁,文臣们整整衣襟,也安静了下来。
皇上重重的呼出一口气,闭了闭眼睛。
良久后,他才睁开眼,眼中的情绪已恢复平静,他问萧景贺:“老二,如今朝中还能调动的兵力有多少?”
萧景贺沉思了片刻,说道:“不足十万。”
不足十万?!
朝中众臣神色各异,就连刚刚叫喊着要武力夺回凉州的武将们脸色都有些难看。
不足十万的兵力,怎么抵挡匈奴三十万的精兵?
若是朝中能有薛大将军那般用兵如神的奇才,或是怀化将军那种跟匈奴斗争数十年、掌握匈奴行兵弱点的将才,或许他们还有一战之机。
可两位肱骨之将早已作古,如今的晟朝的将领更是青黄不接。
难道是老天要亡他们晟朝?
皇上喃喃道:“不足十万……”
以这点兵力,想要打败匈奴,简直是天方夜谭。
太和殿的众臣包括萧景贺都在静静地等待着皇上的决断。
是和谈,还是拼死一搏?
良久后,皇上终于下定了决心,开口道:“既然众卿都想不到别的办法,那便和谈吧。”
此言一出,朝中武将惊呼,“皇上?!”
皇上竟然真的同意和谈?
林彦瞬间抬起头,看着皇上似是想说什么,却见皇上摆摆手,闭了闭眼,神情疲惫,一瞬间像是老了好几岁,“朕意已决,不必再多说。”
“李大人。”
“微臣在。”
“既是你先提出的和谈,那便由你带人去吧。即刻启程,不得耽误。”
“是。微臣遵命。”
“下朝。”
皇上甩甩袖子,脚步虚浮地出了太和殿,身后伺候的太监们连忙跟上。
*
凉州陷落,匈奴兵临并州,皇上下令跟匈奴和谈的消息瞬间传遍整个长安,顿时长安城中人心惶惶。
他们既担心凉州城的百姓,又担心并州的安危,更担心万一匈奴打到长安来,他们该怎么办?
长安的茶楼酒肆、赌坊书铺,无不在讨论着此事。
有人反对和谈,认为晟朝乃泱泱大国,怎能未战先怯、对外境蛮子服输?
有人赞成和谈,认为百姓的性命才是最重要的,并州之后可就是长安了,要是真等匈奴打到长安来,以匈奴残暴的性子,他们有没有命活下来都是个未知数!
……
在一片争议声中,李大人率领的和谈使团很快出了长安,直奔并州。
在府中丁忧的薛怀峥得知这个消息后,踢翻了房中的博古架,架上精美瓷器碎了一地。
怀化将军戎马一生,带着凉州军好不容易才稳固下来的凉州,怎会轻易被匈奴攻破?
和谈?
皇上怎能如此?
他们晟朝与匈奴有不共戴天之仇,怎能与匈奴和谈?
林楚楚得知此消息后,也是万分震惊。
明明前几月怀化将军才带领薛怀峥等人将匈奴驱赶至数百里外,怎么如今匈奴就已经占领凉州,兵临并州城下了?
凉州军到底在干什么?
匈奴占领凉州,以匈奴人嗜血残暴的天性,凉州城的百姓不知道会遭多少罪!
长安众人在担忧和提心掉胆中过了几日,前往并州的李大人传来了与匈奴和谈的消息。
匈奴答应和谈!
但和谈条件是——
晟朝要将凉州割让给匈奴,且同意在并州设置关口,允许匈奴人来往,每年要给匈奴上贡千万两白银,千万匹丝绸、绢布,以及粮食、美酒数十万石。
还要将长安第一美人林楚楚,嫁与匈奴的呼屠单于!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