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京川收到箱子时,正在整理父亲的遗物。他已经七十一岁了,头发全白了,听力也不太好,却还是一眼认出了箱子里的东西——那支掉漆的钢笔,是他当年省吃俭用,从国外带回来的;那枚硬币,是他特意找同学换的,说要给她带来好运;那张毕业照,背后的字,是他练了很多遍才写好的。
他打开那封信,看着舒婉的字迹,手忍不住发抖。年轻时的画面,像潮水一样涌来——楼梯转角的相遇,自习室里的灯光,雪地里的热汤面,火车站的拥抱……原来,那些他以为早已忘记的细节,一直都藏在心底最深处。
那天晚上,陆京川坐在书桌前,把舒婉的书一本本翻出来,每一本的扉页上,都有她的签名,还有一句手写的话。他翻到最后一本《风过留痕》,扉页上写着:“愿我们,都能在风的尽头,遇见最好的自己。”
他拿起笔,在信的背面,写下了一行字:“舒婉,我也记得。祝你,在另一个夏天,安好。”
然后,他把信放回箱子里,和那些旧物一起,放进了书柜最底层。就像舒婉当年那样,把回忆藏在原地,让它们在时光里,慢慢沉淀,慢慢发光。
第二年春天,陆京川带着箱子,回了一趟老家。他走到舒婉家的老院子前,梧桐树依旧粗壮,枝叶繁茂。他把箱子放在树下,轻轻说了一句:“舒婉,我把你的青春,还给你了。”
风一吹,梧桐树叶沙沙响,像是舒婉的回应。
陆京川站了很久,然后转身离开。阳光落在他的背影上,和当年那个送舒婉回家的少年,渐渐重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