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 12 章

第十二章

在去往白音高勒公社的路途中,草原上已经是白茫茫的一片冰天雪地了,厚厚的积雪掩埋了草原上的自然路,积雪深的地方汽车已经无法通过了,坐车的乘客只得下来帮着挖雪并帮着推车。因为路途中雪大耽误了时间,走到白音塔拉牧场太阳快要落山了,客车在那里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中午才到了春来流浪期间去过的那个哈沙吐。客车停在大雪覆盖的自然路上的时候,住在哈沙吐的那几家人全站在自家门口张望,看是谁家的亲戚在大雪中坐着客车来了?李凤鸣大叔也站在他的地巴坑门口,春来下了客车背着行李来到他跟前的时候,李凤鸣大叔显得很高兴的样子,把春来迎进了他住的地巴坑里。春来去的那一天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生活在牧区人每年过了小雪以后就开始宰杀冬天吃的牛羊,住在哈沙吐一带的汉族人家都是牧业大队的人口,牧业大队每个人按两只半羊的肉食分配到各家去的,一头牛顶四只羊。人口多的人家既杀牛又宰羊,冬天吃得牛羊都已经宰杀完了,各家的肉食准备的比较充足,李凤鸣大叔是白音布日德牧业大队的五保户,他也杀了两只羊。春来把带来的两瓶酒给了李大叔一瓶,又把他资助的五块钱加了几倍还给了他二十块钱,又拿出另外一瓶酒和二十块钱来交给李大叔并对他说:“这二十块钱和这一瓶酒是我给杨茂起大哥的,三个月前,你们两个帮助我的时候,我当时就承诺要加倍的奉还你和杨大哥。你帮着我找个熟人,把这二十块钱和这瓶酒一起带给杨茂起大哥吧!”李凤鸣说:“你不用给他那么多钱,还给他那十块钱,再给他一瓶酒就可以了。”春来要兑现自己的承诺,并对他说:“做人要讲诚信,当初我在危难之时你和杨大哥帮助了我,加倍奉还是我在你们两个人面前许下的承诺,我不能言而无信,我已经度过那个最困难的阶段了,现在多给一点是完全应该的。”然后跟他说明了想来过冬的计划,表示自己买粮食买肉食不吃他那一份,等天气暖和了再到锡林浩特去找活干。并问他同意不同意?李大叔说:“我同意、我同意、你愿意来就好,你来了就有人和我说话,也有人和我作伴了,你来了好。”李大叔同意了以后,春来就在那个地巴坑里住下了。住在哈沙吐一带的汉族人没有种地的,吃的粮食和当地的牧民是一样的,都是从公社粮站买供应的那部分商品粮,每个人不分大小每个月的细粮都是十斤白面二斤莜面,小米和其他的粮食都属于粗粮。每家的牛羊肉准备的多,孩子多的人家每人每个月供应的十斤白面和二斤莜面基本上就够吃了,粮本上都有部分余量,春来吃的粮食好解决,当时供应的小米是一角四分钱一斤,玉米面是一角二分钱一斤,宰杀好的白条羊十块钱就能买到一只,春来不抽烟不喝酒,一个月花不了多少钱。春来买了两只白条羊又买了部分牛肉,就和当地不放牛羊的那些闲散人家一样,在地巴坑里过上了牧区那种清闲自在的懒散生活了。春来在李大叔的地巴坑里住下以后就给家中的老母亲写信报了平安,给在武汉电厂的兰芳姑娘也写去了一封信,信中告诉她干完挖树坑的活以后,已经到了冰天雪地的严寒冬季了,在锡林浩特市找不到活干了,已经来到了牧区一个单身老汉的地巴坑里过冬来了。打算过完冬天的三个月以后再回到锡林浩特去找活干,等待她的消息和她的决定,并把更换的新通讯地址也告诉了她。没有想到的是因为大雪阻断了交通,春来写的书信在白音高勒公社的邮电局里积压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一直等到年后的旧历二月通了客车以后才发出去。那时候,白音高勒公社邮局的信件是跟着拉人的交通车来回传递的。春来在李大叔的地巴坑里住下以后,每天到水井上去担两桶水回来,做自己和李大叔两个人的饭,再干些填炉子掏炉灰扫地的杂务活,其余的时间就看新买的那本“闪闪的红星”小说。李大叔不认识字,他看着春来看的那么上瘾,他不知道书中写的是什么内容?就让春来给他读了一长段,他听了几篇就听上瘾了,他说:“这个地方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好的故事书,你读给我自己听太可惜了,我把住在这里的几家人都叫到这里来,让他们也来听听潘冬子的故事吧!”住在附近的几家人听了以后都说那本书好,又宣传到西边相隔一公里的那个大营子里去了,大营子里住着二十多户牧业大队的汉族人家,有一部分成年人踏着积雪去听潘冬子的故事,李大叔住的那个地巴坑里挤满了人,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的。后来去的人不知道前面是什么内容?要求春来从头读,春来不厌其烦的读了一遍又一遍,潘冬子的故事在哈沙吐两个营子的三十多户人家中传开了,成了大家每天议论的新话题。大部分人都听过了以后对潘冬子的故事再也不感兴趣了,男人们就商量着想玩扑克牌了,公社的供销社里没有扑克牌,因为大雪阻断了交通客车早就不通了,没有办法买到扑克牌了。春来答应给他们做几幅,想玩扑克牌的男人们把家里糊顶棚剩下的花纸和白纸,都送到春来住的那个地巴坑里,春来用白面打成浆糊用白纸和花纸做成纸壳子。又找了小木棍和几块旧木板,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分别在上面刻上了大小桃大小方块和大小梅花的图案和数字,又刻了丁、圈、凯、和大小王的图案等。在裁剪纸壳的时候背面的花纹剪切的完全都一致,用红色印泥和黑墨水把各种图案和刻好的梅花、方块、红、黑桃等,都分别印在每一张纸片上,虽然不如买的扑克那么精致但玩起来的效果是一样的。春来连续做了七八副,一副比一副的质量好,可把想玩扑克牌的那些成年人高兴坏了,东西两个营子的人大部分都玩上了春来做出来的扑克牌,有两幅被人带到公社去送人了。玩过那种扑克牌的人,都知道李凤鸣老汉住的地巴坑里、来了一个心灵手巧的山东小伙子,能拿着书本给大家讲故事听还会做扑克牌。那时候,住在哈沙吐一带的汉族人家都有睡懒觉的习惯,早上起来的晚基本上都吃两顿饭。春来没有睡懒觉的习惯,在那个地方算是个比较勤快的人,春来初次离开家乡来到内蒙古过第一冬天,一天到晚不论做什么事情心里总是惦记着家中的老母亲。春来没来内蒙以前并没有和母亲离开过几个月的时间,去于家河水库挖大渠算是离开最长的一次是两个半月,从挖大渠的地方回来以后,再也没有离开过那么长的时间。春来离开母亲来到内蒙古已经快半年了每天都惦记的不行,下午吃过饭以后如果不是刮白毛风的坏天气,春来就爬上哈沙吐东南方向一个最高的山峰,眼巴巴的遥望着家乡的东南方向,心里惦记着在家乡孤苦伶仃的老母亲,想透过千山万水的重重障碍能够看到母亲老人家的身影。在思想意识里已经进入了一种梦幻般的境界:仿佛已经回到了母亲身边,看到了母亲老人家那慈祥的面容,看到母亲正在做自己的饭,一会的功夫母亲就把饭菜做好了,又摆放在家里吃饭的那张方桌子上了。母亲又拿来两双筷子和两个碗也放在吃饭的那张桌子上了,有一双筷子和一个碗是给春来准备的,母亲还像平日一样脱了鞋上了炕坐在里边了。春来坐的炕沿上给母亲盛饭,母亲让春来跟她一块吃,春来说:“我是吃过饭来的,趁着太阳还没有落山,我想回来看看您,我离开家已经几个月的时间了,想您想的实在是不行了,总想看上您一眼才感到放心。”母亲问:“你在外边吃的好吗?吃的饱吗?离开我以后你能照顾好自己吗?”春来说:“我都这么大了,就不用您再惦记着我了,也不用您再为我操心了,我在姓李的一个光棍老汉那里过冬,我自己买了两只羊还买了一些牛肉,我在那里吃的好吃的饱,每天都吃一部分牛羊肉,比在咱们老家的时候吃的饭菜好多了,您就就放心吧!我在家的那些年从来没有吃过金灿灿的小米饭,咱们老家这个地方拿着小米当宝贝,在我过冬的那个地方当地人都把小米当成粗粮。咱们家包饺子的时候只放上那么一点肉,饺子里包的全都是菜,我在的那个地方包饺子的时候全是肉丸的,肉馅里只放一点大葱,吃的时候感觉特别好。您再包饺子的时候也别放菜了,也放上一点大葱包一个肉丸的,还是一个肉丸的饺子好吃。”母亲说:“好,娘就听你的,我再包饺子吃的时候也包一个肉丸的就不在里面放菜了,我的好儿子啊,你可真有能耐啊,你才出去几个月的时间,就给我寄回三百块钱来了,你第一次给我寄回来的那些钱我还没有花完,你又给我寄回来了二百块钱,你一定是把挣的钱全都给我寄回来了,我一个人在家里花不了那么多的钱,你再带走一部分吧!”春来对母亲说:“娘,不用了,我已经留下我在外边过冬花的钱了,我寄回来的钱都是给您花的,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计划的,我已经长大了就不用您再为我操心了,您在家照顾好自己保重好自己的身体,只要您老人家的身体健康生活过好了,我离开您以后也感到放心一些了。”母亲又提起了她常说的那句话:“好儿不用多一个顶十个,我儿子的孝心天地可鉴,当娘的听了你的话,做了一套新被褥铺着盖着,晚上睡觉的时候觉得可暖和了,都暖和到心里去了。我现在不吃地瓜干子了已经换成细粮了,去赶集的时候买一些新鲜菜再买上两块钱的肉,当娘的开始享清福了。咱们村子里的人开始羡慕和眼馋我的生活了,你既然回来了当娘的再嘱咐你几句话:“你在异地他乡开始创业,要记住小时候你爹嘱咐过你的那些话,一定要把握住自己,记住咱们这个家的家规家教。以后不管走到哪里?只允许做好事做善事,不允许你做一点坏事和做对不起人的任何事情,你可要记住了。”春来回答说:“娘,你就放心吧!咱们家的家规家教,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早就养成生活习惯了,在我心里已经是根深蒂固了,永远都不会改变和动摇的,到任何时候我也不会给咱们这个家庭摸上一点黑。我在社会上一定会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有用的人。”一只雄鹰尖利的叫声突然响在了耳边,惊醒了春来梦幻般的意境,春来当时的心情是多么希望也能变成一只雄鹰,展开有力的翅膀朝着家乡的方向飞去,象利箭一样飞到母亲她老人家的身边,把梦幻般的意境变成现实,对母亲她老人家诉说离别以后的思念和惦记之情啊!在惦记亲人的那些日子里,寒冷的冬季一天一天的过去了,离春暖花开的好季节越来越近了。春来阅读那本“闪闪的红星”期间,李大叔叫去最早的听众是王大彬的家属和她领着的三个孩子,她家住在东边的三间土房里,和李大叔住的地巴坑隔着两户人家。那个女人满脸病态身体状况特别差,并且咳嗽的特别厉害还不断的吐痰,陪着她去的三个孩子最小的男孩乳名叫小五子,当时只有七八岁,另外两个是小五子的姐姐大女和二女,大女十二岁二女十岁,去的时候大女搀扶着她母亲,二女拿着痰桶跟在后面。从她们家到李大叔那里最多是五十米的距离,大女搀扶着她进了地巴坑以后她就累得喘不过气来了,李大叔赶紧铺开自己的被窝,把她扶上炕让她躺在被窝里了。那三个孩子称呼李大叔为伯伯,李大叔让春来称呼那个女人大婶,让那三个孩子称呼春来大哥,春来看到他们之间的关系微妙蹊跷非同一般,像是一家人又不是一家人,在心中成了一个解不开的谜团。李大叔的地巴坑里每天都有去玩扑克的几个人,有一天下午,玩扑克牌的几个人散了以后,春来送他们的时候就询问一个叫李宝章的中年人,问他李凤鸣和那个大婶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李宝章说:“那个女人是李凤鸣的相好的,她男人的名字叫王大彬,他们是两个男人一个老婆。说起来话就长了,这已经是十几年以前的事情了,这个女人没得病以前是一个很漂亮的女人,她老家是河北省沽源县的,这个女人有文化是高中毕业,并且能说会道对人又好各方面条件都不错,是二十年以前老王回他老家去娶回来的。老王是大个子能干力气活的一个粗人,从小没上过学,说话粗鲁很不受听,这个女人和老王有了两个儿子以后又和李凤明好上了,李凤鸣是个光棍并且猴精猴精的能说会说,说话的时候虽然磕巴很会讨女人欢心,后来的这三个孩子都是这个女人和李凤鸣生的。她和老王生的那两个儿子小的是十五大的已经十八岁了,老王管不了她也只好那么认可了,这已经是十几年以前的事情了。大女子已经十二岁了,小女子也十岁了,那个小五子也有七八岁了,这个女人一直住在自己家里,还和老王生活在一起,老王并不和她打架也不和她生气,她来到李凤鸣这里也是她的半个家啊。李凤鸣对这个女人好,对那三个孩子也好,三个孩子整天围着他伯伯长伯伯短的看上去也很亲,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这个公社的人全都知道,李凤鸣名义上是个老光棍,实际上他是借鸡下蛋,他和这个女人早就有了他的三个孩子了。”春来了解到他们的这种特殊关系以后,那个大婶去了以后,躺在李大叔铺开的被窝里时春来就躲出去了。有一次,春来又要出去的时候那个大婶对春来说:“他哥哥啊,外边的天气那么冷,你就不要躲出去了,我和老李之间已经是多少年的事情了,这个公社的人都知道。你大概也听说我们之间的这种特殊关系了,我们三个人这一辈子活的稀里糊涂的也只能是这个样子了,你王大叔那个人也算可以,他能干粗活舍得卖力气,因为他没有一点文化又没有修养,说话特别粗鲁一点也不受听,他又没有主心骨还不懂得体贴人,我俩的脾气性格一点都合不来。我也想找个通情达理的人说说心里话,在这个偏僻的地方人少就找不到那么合适的,后来就遇上这个老李了,他说话虽然有些磕巴,但他会体贴人又知道心痛人,他没有娶过女人,我们两个就明来暗去的好上了。老王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要去跟老李拼命的时候被我拦住了,我把责任全部都揽在我自己身上了,并提出来不跟他过了我要嫁给老李,然后就跟他提出离婚的要求来了。他又舍不得离开我,我就和他讲条件,我给他指出两条路来让他自己选择,第一条是离婚以后我嫁给老李,第二条我和他讲的如果不想和我离婚也可以,但不允许他找老李的任何一点麻烦,更不允许他干涉我和老李之间的任何事情。老王选择了第二条,这些年我们相处得还算是平安无事,这已经是十几年以前的事情了,我们就这么稀里糊涂过到现在了。从我得了病以后我的身体就一天不如一天了,我也不知道得的是什么病?也没有到外地的大医院去看过病,我自己觉得已经快不行了,也不知道还能活多长时间?我再来老李这里的时候,外面的天气很冷你就不要躲出去了,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我来了以后并不妨碍你的事情。从你来到我们这个偏僻的地方以后,给我们这里的人增添了不少欢乐气氛,你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好小伙子,我们这里的人都喜欢你,我已经把话跟你说透彻了,以后你就不要把我当成外人了。”从那个大婶开门见山的跟春来谈过那一次话以后,她再去的时候春来就不躲到外边去了,寒冷的冬天一天天的过去了,春来在地巴坑里住了三个月的时间,在那里度过了来到内蒙古的第一个冬天。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天气仍然很冷,春来要去锡林浩特找活干了,因为大雪阻断了交通客车还不能通行,春来决定跋涉八十里路的雪地,到辉腾河坐客车去锡林浩特了。在临走的前一天,李大叔提出来要和春来调换棉被的要求,他说:“你盖的这床被子里的棉花可好了,你不在的时候我已经看过了,我是上了岁数的老人到了冬天就怕冷,我这床被子已经盖了几十年了,里边的棉花都一块一块的成了疙瘩了。你和我把被子调换了吧!把你的被子给我留下,把我这床被子你带走吧!我提出来的这个要求你不会拒绝吧?”春来答应了。他送给春来一件他穿破的半大皮袄,让春来冷的时候穿在身上御寒。正月十六日的早上春来老早就起来了,自己做饭吃了以后告别了李大叔,背着行李卷离开哈沙吐踏入了白茫茫的大雪原,踏着半尺多厚的积雪,按提前问好的路线凭着感觉奔着方向那么走。大草原在深雪覆盖下,到处都是银光闪闪的世界,根本就分辨不清哪是大草原?哪是骑马和赶车的人走过的那条自然路,大雪覆盖中的草原到处都静悄悄的,像是在冬季睡眠中还没有醒过来。在新下的一层薄雪上偶尔发现像狗走过一样的蹄印留在雪地上,春来断定不可能是狗留下来的,牧户家里养的狗不可能来到离人家几十里路的地方,应该是雪地里的狼走过去以后留下来的蹄印。春来虽然是孤身一人长途跋涉在无边无际的深雪中,春来并不感到害怕也不感到担心,顺着大沙丘的边缘走的也很快,到了辉腾河车站大概是下午四点多钟,并没有赶上去锡林浩特的那趟客车。在车站附近一个饭店跟前停放着一辆没有装载货物的汽车,根据时间和车头的方向判断应该是去锡林浩特的。春来也进了那家饭店,饭店里有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和一个小伙子正在那里吃饭,春来上前问清了他们开的车是去锡林浩特的以后,自己也买了一份饭吃了,并替那两个吃饭的人提前付了饭钱。等那个岁数大的人去算账的时候,饭店里的人告诉他:“背行李卷的那个小伙子已经替你算过账了。”这时侯春来才来到他跟前提出来要撘他开的车去锡林浩特的要求,那个人答应了。他说:“我可以把你拉到锡林浩特去,但是,驾驶室里你不能坐,你得坐在上边的车厢里,你不怕冷就上去吧。” 春来上了车坐在了车厢的最前边,汽车在雪路上的行驶中,刺骨的寒风夹着碎雪击打在身上和脸上感到特别冷,春来脚上穿的是一双单皮鞋冻得实在坚持不住了,就把两只脚塞在破皮袄的袖子里把皮袄盖在腿上,又把行李卷打开把被子裹在身上,汽车行驶了大约一个小时在路边停下了。春来想活动一下身子就站起来了,看到驾驶室里的两个人下了车,站在路边指指点点的在说着什么?春来从他们手指的方向,看到了公路下边有一个很大的马驹子陷在一个深雪坑里出不来了。大雪坑的边上站着一匹大马面对着深雪坑里的那个马驹子,正在用蹄子刨着牠跟前的积雪,显得焦躁不安又无可奈和的样子。春来从车上跳下来下了公路,观察了一下雪坑周围的地形,就毫不犹豫地跳进了没过胸部的那个深雪坑里了,一老一少看到春来跳进雪坑里以后那个老的对着春来说:“这外面的天气太冷了,我们两个先进驾驶室暖和着等你一会,你先救一下试试看吧!看你能不能把牠救出来?如果救不出来牠就是该死了,你就上车咱们继续赶路。”春来以果断的口气说:“我一定能把牠救出来。”大马驹子是从公路下边的斜坡上跳下来的,跳进了修公路的时候取过土的一个长方型的大深坑里了。靠公路这边的雪坡又高又陡,春来想把那个大马驹子救到牠妈妈的跟前去,就爬到了大马驹子跟前,大马驹子是被架空了,牠的蹄子踩不到地面自己根本就用不上力了。春来在深雪中把上边那层硬雪块用胳膊肘捣开裂纹以后移到了两边,在深雪中趟了一个来回,然后钻在大马驹子的脖子底下,用肩膀和头顶在马驹子前腿当中的部位,一点一点的往前挪动。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把那个大马驹子一点一点的移动到了大雪坑的边缘上,站在雪坑上面的那匹大母马一直注视着春来在雪坑里的每一个动作。春来把大马驹子的两条前腿搭在大坑上面的硬地上,大马驹就像直立起来了一样,春来又转到马驹子身后,用双臂抱着马驹子的两根后腿,用头顶在牠的屁股下面。大马驹子的前腿能用上力了,在牠用力的同时春来也用上了全身最大的力气,把那个大母马驹子推出了雪坑,让马驹子回到牠妈妈的身边了,那匹母马亲昵的用嘴巴蹭了蹭回到牠身边的那个大马驹子,眼里含着泪花看着雪坑中的春来。春来感到一阵高兴和激动,春来从雪坑中救出来的那个母马驹子,也转过身来和牠妈妈靠着站在一起,也像牠妈妈一样眼里含着泪花,用同样的一种眼神和目光看着春来,象是要对春来说些什么?春来又是一阵高兴和激动。春来对那母女两匹马说:“你们不用谢我了这是我应该做的,也不用那么看着我了,去找你们的马群去吧!”那母女两匹马像是听懂了春来的话,转过身去朝着远处马群的方向去了。春来从深雪坑中爬上来目送母女两匹马走的时候,看到那两匹马走出十几米去以后又回过头来默默的看了春来一会,春来朝着牠们母女挥了几下手,那两匹马才回过头去渐渐的远去了。春来回到公路上那个岁数大的打开车门下了车,他说:“好棒的小伙子啊,你可真是好样的,真让我佩服你啊,靠你一个人的力气,就能把陷在深雪坑里那么大的一个马驹子一点一点的硬给扛出来了,这可是一般的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你可真行啊!听说话的口音你是山东人吧?”春来点头说:“是,我是山东人。”那个人说:“还是你们山东人好啊!山东人仗义直爽而且非常能干,山东人在内蒙地区的名声非常好,你做出来的事情真让我佩服啊,今天我没让你坐在驾驶室里是有原因的,你不要生我的气。车上坐着的那个小伙子是我儿子,他现在是学习驾驶汽车阶段,驾驶室里的人多了我怕影响他操作,才没有让你坐在驾驶室里去。”春来说:“没有什么,我坐在上边就是冷一点,只要能平平安安的把我拉到锡林浩特就行了。”春来上了车以后想:“这父子二人既然能把汽车停下来,心里就有想救那个大马驹子的意思,否则,他们就不会停车了。只是觉得天寒地冻天气又冷,看到大马驹子陷在深雪坑中难救才没有到跟前,假如春来不坐他们的车,这父子二人能救那个大马驹子?春来的想法是不能。这父子二人绝对不会跳进深雪坑里费那么大的力气,去救那个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的马驹子,如果不去救?那个大马驹子就会死掉了。春来联想到在山东老家的农村里,一匹快要成年的母马要值很多钱,村民都把能生育的年轻母马当成宝贝疙瘩和摇钱树,如果就那么死在大雪坑里也太可惜了。春来认为不管怎么样?还是这父子二人提前发现了公路下边、被陷在大雪坑里的马驹子停下车来以后,春来才有了能够救出那个马驹子脱离生命危险的机会。机会是这父子二人给创造的,如果说有功劳?也应该有这父子二人的一大部分,否则,春来就没有机会从雪坑中救出那个大马驹子来了。春来想借这件事情变动一下方式,鼓励一下这父子二人起到一个宣传作用,假如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也让这父子二人不能只是看着议论,一定要想方设法的进行营救,直到把马驹子救出来脱离险境为止。春来想写一篇稿子送到锡林浩特报社去,如果实事求是的写?在搭车去锡林浩特的路上天气特别冷,坐在车厢里的春来冻得不行就把被子裹在身上,走了大概一个小时感到汽车停下了,春来想活动一下被冻的哆嗦的身体,站起来看到开车的父子二人已经下了车,正站在那里看公路下边的一匹大马和陷在深雪坑中的一个大马驹子,父子二人观看的时候,春来从汽车上跳下来,从斜坡下了公路又跳进了雪坑……。这样写就突出了自己贬低了开车的父子二人,认为实事求是的写不合适,春来是来到草原上的一个无业游民是流浪者,突出自己毫无价值也没有那个必要。不如把跳进雪坑中救马驹子的整个过程、放在开车的老司机身上更有说服力,就写自己是旁观者,看到老司机救马驹子的过程深受启发和感动,假如自己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一定要向救大马驹子的老司机学习并那么做。到了锡林浩特春来在王发家的小仓库里过了一夜,因为王发家的孩子多没有能坐着写字的地方,第二天上午春来去了邮电局,在邮电局写信的地方按照想好的思路写了一篇稿子,下午就送到锡林浩特报社去了,接待春来的是一个中年男人,问清了春来的来意看完了春来写的稿子以后,那个人说:“这篇稿子写的不错,内容好意义也好,像这样的好人好事应该在报纸做大力的宣传,这是个特别好的司机,是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学习的好榜样,你知道这个司机的名字吗?”春来说:“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我记住了他的车牌号。” 春来把下车的时候看到的车牌号告诉了那个人,他用笔记下来以后对春来说:“你写的这篇稿子我们修改一下,然后就登在锡林郭勒日报上了,你在报纸上看到这篇稿子的时候就能拿走你的稿费了。”春来写的那片稿子是哪天上的报纸并不清楚,那时候春来并不看报纸,认为自己想做的事情已经做到了,再也没有去过锡林郭勒报社,春来写那篇稿子的目的是想借宣传那个老司机做好事的题材,唤醒那些具有爱心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其他人有具体困难的时候,能够伸出热情的双手献出一点爱心给予适当的帮助。象春来长途跋涉草原的第一天晚上,遇到的善良的牧民老大娘的一家人一样帮助人与危难之中,体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人间真情。也像春来笔下的那个老司机一样,把那个在死亡线上的大马驹子从绝境中救出来,鼓励生活在草原的人们多做好事做善事,是春来写那篇稿子的最终目的。同时,也算是给那个老司机和他儿子的一种鞭策和鼓励吧!春来到了锡林浩特并没有地方可去,只好住在王发家放干牛粪的那间小黑屋里了。春来在他家并没有看到三个月以前存放在他们家里的那两袋子小米,就问王发:“王哥,去年我从你们家走的时候,存放在你们家里的那两袋子小米你给放在什么地方了?我来了以后怎么没有看见?“王发老婆抢着说:“他叔叔啊,你放在我们家的那些小米都让我们一家人吃了,我们家的副食少吃不起牛羊肉,一家人的饭量又大,孩子们都爱吃小米饭,粮店里不供应市民小米,就那么一次一次的吃完了。你说该怎么着吧?都怪我们家这几个不争气馋孩子,不行你就随便打他们一顿吧!”春来听了以后觉得心里特别不是个滋味,那是为了今年来锡林浩特干活的时候提前准备下的吃粮,被王发老婆的几句话就说的无影无踪了,既然是已经吃了也就没有办法了,春来对王发老婆说的话虽然有些怀疑?但也只好那么认可了。春来每天都去一趟那个劳动调派所,去了以后总是看不见人,只能看到门上的那个大锁头。在一次回来的路上遇上了打井队一个姓刘的老工人,春来在打井队挖红胶泥的那段时间,曾经和他在那个大蒙古包里住过六七个晚上,春来和老刘走在路上的时候,老刘问春来:“能干的山东小伙子你又来了?你住在什么亲戚家?“春来如实的回答:“我住在你们打井队做饭那个王发家里了。”老刘问:“王发家只有那么一间房子,他们家那么多的孩子,你住在他们家什么地方?”春来说:“我住在他们家放干牛粪的那间小黑屋里了。”老刘说:“他们一家人的人性可不怎么样,尤其是王发那个老婆,是个雁过都想拔掉毛的女人,你可得处处提防着她啊!那个女人又坏鬼点子又多,就没有一个人敢和她们家贩来往的。几年前,她打遍了一排房子的所有邻居,住在同一排房子的人家都和他们家断交了以后,他们家才堵了前门开的后门,我们家和王发家是门靠门的邻居和他们家很少来往。我有个侄子在煤矿上干活,去年冬天来锡林浩特买高价粮的时候,王发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那么多的好小米?按五毛钱一斤卖给了我侄子九十八斤,五角钱一斤应该是四十九块钱,王发老婆说她们家的小米好,硬是跟我侄子要走了五十块钱。你住在他们家可要多加小心,可别吃了那个女人的亏,她和咱们这些正常人不一样,那个女人的坏心眼太多了,千万不要上了那个女人的当。”春来从老刘那里才知道,存放在王发家的两袋子小米已经被他们家给卖了,春来是外来人员根本没法跟他们家讲理,也只好那么默默的忍受了。吃饭的时候春来问王发:“王哥,我走了这几个月的时间,你们家有我的来信吗?”王发说:“有、有、有从南方武汉的来的一封信,还有从青岛来的两封信,一共是三封信,我拿回来以后都交给你嫂子保管起来了。”王发喊他去了后屋的老婆:“哎,你把他叔叔的信都找出来给他叔叔。”他老婆进屋以后红着脸小声说:“都怪我不好,我以为你不来了,那几封信我就没有放起来,我不在家的时候都让孩子给尿湿了以后又撕扯着扔了,里边有一张姑娘的照片,我放在相框的角上了。”王发责怪了他老婆一句:“你怎么拿着他叔叔的来信那么不当回事?”他老婆说:“你别怪我,要怪就怪你那几个淘气的孩子吧,并不是我让他们撕的,现在到处都在抓盲流,抓的那么紧又那么严,在锡林浩特有亲戚的都被抓走了。我以为他这个叔叔肯定是被抓走了再也不来了,也就没拿着当成回事,几封破信撕了就撕了,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春来听了王发老婆的一番话,只好在心里暗暗的叫苦,觉得自己有口难辩有苦难言。只好从他家的相框上取下兰芳姑娘的那张照片捧在手里,立刻感到一股暖流温暖着春来那颗孤独无助的心,照片上的兰芳姑娘用深情的眼神看着春来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像是有千言万语要对春来诉说,她把想说的话都写在那三封信里了,说的是些什么知心话语?春来并不知道。看着照片上的兰芳姑娘春来的眼睛湿润了,回想起和她分别时的那种依恋心情,她抓着春来的手嘱咐过的那些温馨的话语,仿佛又响在春来的耳边。在林业试验基地干临时工的那段时间,春来和兰芳姑娘的书信来往中,春来把跋涉草原的经过告诉她以后,兰芳姑娘在回信中责怪春来的胆子忒大,不该去冒那么大的风险,应该找个合适的旅店住下来,给她去信或者是拍电报去告诉详细地址,她很快就会寄钱来让春来到武汉去找她,兰芳姑娘不让春来再受苦受累了,他愿意为春来付出愿意为春来做出奉献,春来对她充满了感激和爱慕之情,在心里充满了希望和期待。兰芳姑娘第二次的来信中提到,她父母要把她调回青岛去工作了,让春来耐心的等待她调动以后的消息和决定,调回去以后就给春来写信来,从武汉和青岛的来信都是兰芳姑娘写给春来的。春来的眼泪落在了兰芳姑娘的照片上,兰芳姑娘的脸上也挂满了晶融的泪花,春来感激兰芳姑娘的关爱和牵挂,春来也想念和惦记着她,心里有千言万语要对兰芳姑娘倾诉,春来看着兰芳姑娘的照片想问:“你和你父母亲都好吗?你的工作是否已经调回青岛去了?你寄到这里来的那三封信里都和春来说的什么话?你心中时刻惦记着闯荡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春来,春来感激你想着你同时也惦记着你啊!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母亲是关心和惦记春来的亲人,你也是关心和惦记着春来的一个亲人啊!既然你不嫌弃春来是农村里长大的穷孩子,不嫌弃春来的家境贫寒、愿意为春来付出和奉献,春来是一个受滴水之恩必将以涌泉相报的一个响当当的男子汉,春来也愿意为你付出愿意为你做出奉献,愿意为你付出一切直到永远。”春来想给兰芳姑娘回信,诉说自己的心声和对她的思念之情,可恨的王发的老婆没有把兰芳姑娘的来信给放起来,都让她家的孩子给撕扯的无影无踪了。春来苦于没有兰芳姑娘调动以后的工作地址,心里着急却又束手无策只好暗暗叫苦,王发老婆给造成的失去朋友和亲人的那种痛苦、再也没有办法能够挽回了。从此,春来和惦记着的兰芳姑娘就失去联系了,在心中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那种思念和遗憾。春来为了找到干活的地方,在王发家那间冰窖一样的小黑屋里住了十天以后,王发那个老婆又开始嚷嚷着家里要断粮了,吃饭的时候不是骂王发无能就是骂孩子不听话,每顿饭都那么吵闹。逼着王发出去借钱把她们家供应的粮食买回来,把春来吵的心烦意乱,想离开他们家又没有别的地方可去,春来实在被她吵烦了就对王发老婆说:“嫂子,你不要再吵了,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我这里还有一点钱,买一个月的粮食是不够了,让王哥在家里看着孩子,我再帮着你去少买一部分粮食回来吧!”王发老婆等的就是春来那句话,她听了以后立刻又换成了一副笑脸说:“他叔叔啊,你是不是又多心了?我们吵是为了家庭过日子的事情,不是吵给你听的,你可别往心里放啊,去年你来我们家那一趟,就给我们家买回来了一个月的粮食,在我们家才吃了两顿饭,我们一家人都记着你的好处。去年冬天你走了以后,你不知道我们一家人有多想你啊?孩子们也念叨了你好长时间,都说他叔叔好还给他们买糖块吃,是孩子们又把他好叔叔给盼回来了。”春来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又花了一次冤枉钱,春来住在他们家放干牛粪的那个小黑屋里,白天不见一点阳光也没有任何一点取暖设备。锡林浩特地区正月的气温晚上都在零下二十几度,春来在那间冰窖一样的小黑屋里冻得根本就不能睡觉,衣服也不敢脱靠着墙角坐在那里,皮袄盖在两腿的膝盖上脚放在那件破皮袄袖子里,披着李凤鸣调换给的那床破被子冻的直哆嗦。受不了的时候就出去跑上一会,感觉身上暖和一些了再回到那间小黑屋里去,一个夜晚都要出去跑四五次才能熬到天亮,还怕动静大了引起邻居和附近人家的反感,如果有人告发就被当成盲流给抓起来了。每一个夜晚都感到特别难熬,春来每天都去一趟劳动调派所,每次去了以后看到的都是那个烦人的大锁头。又去了林业局找到了林品一大哥,他对春来说:“小伙子啊,今年的形势和往年不一样了,今年锡林浩特对外地来的务工人员控制的特别严,根本就不让外地人来锡林浩特了,把外地来的务工人员都当成不务正业的盲流来对待,隔上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大清查,还经常到每家去清查户口,没有当地户口的男人都被抓起来了。锡林浩特成立了一个盲流收容站,是在公安部门直接领导下新成立一个机构,跟监狱的性质差不多,里边有一帮人是专门负责抓盲流的,锡林浩特有亲戚的都不能在了,只要有人举报说哪一家有外来人员,公安部门就立刻派他们去把人抓起来送到收容站去,抓够一车就遣送到张家口去了。我们院里就有一个来亲戚家找活干的男人被抓进去遣送走了,我劝你还是离开锡林浩特吧!不要被他们抓到收容站去。现在是三月份,林业科学研究所还不到用人的时候,你把通信地址给我留下,到了需要用人的时候如果形势允许我就写信给你,你接到我的信以后再来吧!”春来把李凤鸣的地址留给了林品一大哥,回到了王发家又和王发交代好了同样一件事情。一九七三年春天,锡林浩特地方政府把外来的务工人员、都当成是不务正业的盲流来对待,对外来务工人员毫不留情,只要没有本地户口的外来男人都被通称为“盲流。”偏面的认为离开家乡出来打工挣钱的那部分人,不在本地区的农村好好的种地,出来找活干是不正当的非法行为,忽视了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由于自然灾害和其他的原因造成的某些地区的贫困现象,还有贫困地区和其他地区的贫富差别,贫困地区还有吃不上饭穿不上衣服的一大部分贫困人口,他们为了能够继续生活下去,为了一家人的吃饭和穿衣问题,才不得不抛家舍业离开家乡离开自己的亲人,到外地去靠卖力气挣饭吃的部分农民工,他们都是在没有其它办法的情况下,被当时贫困地区的现实生活所迫才离开自己家乡的。春来在王发家的小黑屋里住了十八天的时间,受了十八个夜晚不该受的冷冻罪,春来跟着王发老婆去给她们家买粮食的时候,留出来了两块坐车买票的钱,就用那两块钱买了一张到辉腾河车站的汽车票,下车后背着行李卷步行了八十里路,又返回了李凤鸣老汉住的那个地巴坑里去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