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荡荡的车队人马很快就启程出发了,第一站就是泉州。裴后素来宽和待下、与人为善,良妃、淑妃、德妃都来了裴后的马车,与她一起作伴。难得能够出来,裴后便让裴若若与同龄的小姐坐在一起,偕了归海言润,贤妃的同母弟之女端木霁,良妃母家秦国公府的庶女公冶慈,淑妃母家越国公府的嫡女钟离瑶、庶女钟离珍,还有裴怀樟的独女裴晏之一道坐了一辆马车。
其余男子或伴驾明光帝或骑马独行,即墨元启向来是坐不住的,当即带上裴佑、秦国公嫡子公冶策等一干少年策马扬鞭,个个神采飞扬,一派煊赫之景。
小姐们年龄都差不多,最大的是归海言润、裴晏之,十二岁,最小的是裴若若,十岁,端木霁、公冶慈、钟离瑶、钟离珍都是十一岁,她们素日也都有照面,互相也听过名姓,不算素不相识。裴晏之自上了马车就一直紧盯着裴若若的一举一动,裴若若只作不知。裴晏之默默的观察着每个姑娘,公冶慈自知出身庶女,在马车上也最沉默寡言,裴晏之向来眼高于顶,在家里就从小被灌输自己比裴若若尊贵的思想,别说公冶慈一介庶女,就连裴若若她都不放在眼里。
钟离瑶与钟离珍素来关系一般,一个是正室嫡出,一个是受宠妾室,各有依傍、各不服气,上次在围场与即墨元启、裴佑、裴若若起冲突的就是钟离瑶的同母幼弟钟离予沛。两姐妹继承了钟离世家的南方面容,钟离瑶的长相更为娇俏甜美,钟离珍的轮廓更显深邃精致。
至于端木霁,气质清雅冷艳,给人一种只可远观的疏离感,一直微闭着眼休息,她是楚国公庶子、贤妃同母弟的女儿,裴晏之更加不愿意去主动搭话。
能让裴晏之堪堪入眼的,也只有归海言润和钟离瑶了,齐国公夫人是最为重视嫡庶之别的人,她又是国公夫人一手教养大的,长此以往,她看人都先看对方家世、对方的母族、对方长幼嫡庶。在她眼里,自己父亲才是未来的齐国公,至于裴佑与裴若若兄妹,将来都要低他们一等。
而归海言润······裴晏之愤愤不平的瞟着马车的角落,归海言润正在与裴若若说悄悄话:“你大姐姐好像一直在打量着大家。”裴若若也看了过去,又迅速收回目光:“姐姐你是知道的,我向来不入她的眼。”归海言润面露不屑:“任她摆多大的谱,我可不怕她。”说着握住了裴若若的手,安慰道:“我知你为难,你放心,我帮着你。”
钟离瑶是最为机巧之人,她很快发现了裴家姐妹之间的暗流涌动,略一琢磨,她还是选择向着裴若若示好,同样是裴后的侄子侄女,裴后只把裴若若带进宫里,让裴佑当太子伴读,态度很明显了。再者,听闻上次幼弟予沛对太子大不敬······可别牵连了家中兄弟姐妹才好。钟离瑶便主动坐去裴若若身侧,巧笑倩兮:“我家祖籍岭南,等到了泉州,定然要带各位妹妹在当地游历一番。”
裴若若与归海言润也投去友好的笑容:“那自然要请托你为我们做个向导了。”钟离瑶性子活泼外向,没多久就与裴若若、归海言润聊到了一块。
钟离珍见状,也刻意向着裴晏之靠拢,裴晏之却怎么也心不甘情不愿,只敷衍了她几句就不再搭理了。钟离珍只得再转投公冶慈,偏公冶慈是个没嘴的葫芦,一举一动分外小心,生怕行差踏错,钟离珍闹了个尴尬,心中愈发憋闷。
裴晏之眼瞧着裴若若、归海言润和钟离瑶越来越热络,心中也不是个滋味,看了看这帮人,也只得硬着头皮去亲近端木霁。楚国公没有嫡子,将来必然是庶子,也就是贤妃的同母弟承袭爵位,相比公冶慈、钟离珍,也只能和端木霁报个团了。可惜端木霁冷心冷性,不喜多话,裴晏之说十句,也就回个两三句,毫不掩饰的冷淡。
到了中途下榻休息的驿馆,钟离瑶立马指挥着婢女将行李搬进了裴若若、归海言润的房间,裴晏之只得与端木霁、公冶慈、钟离珍住了另一间房。没一会,传膳的婢女们就端来了午膳,因在外面,吃食自然偏当地风味一些,裴晏之在国公府一向是锦衣玉食,挑嘴极了,此刻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端木霁有些晕车,没吃几口就回房休息去了,几个小姐便围着一张桌子一起用膳。公冶慈最为胆小谨慎,一坐下便主动为大家布菜,归海言润却一把拦住她,微微摇头:“公冶妹妹无须如此客气,我们都是一般的姐妹,没有谁尊谁卑。”公冶慈抬起头,愣怔着看着裴若若与归海言润都对她展露了友好的笑容,也感激的轻轻点点头,小声道:“多谢姐姐提点。”钟离瑶与裴若若忙拉她一道坐下:“莫要道谢,快快吃饭吧。”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