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翻译

夏日的大学校园,总弥漫着一种毕业季特有的喧嚣与感伤交织的气息。这气息似乎也隐约渗透到了“拾光”。苏瑞桐之前带来的几个学生中,那个曾对舒淼表现出明显好感的女生,即将毕业离校。这晚,她与几个同门一起来吧台点酒,语气里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也有一丝对熟悉环境的不舍。

舒淼一如往常地友善,熟练地为他们调酒,偶尔搭几句话,祝她前程似锦。女孩借着几分酒意,目光灼灼地看着舒淼:“老板,以后喝不到你调的酒,听不到你唱歌,肯定会不习惯的。”

舒淼笑了笑,语气温和而疏离:“城市不大,总有机会再见的。再说,我的店就在这儿不会跑。”

这一幕,恰好被稍晚些独自前来的苏瑞桐看在眼里。他依旧是那副沉静的样子,只是在走向自己座位时,目光在那女孩和舒淼之间短暂停留了一瞬,看不出情绪。

几天后,一个平静的午后,苏瑞桐意外地在固定时间出现在“拾光”。他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眉宇间带着一丝罕见的、介于困扰与思索之间的神情。他没有立刻沉浸到自己的世界里,而是在吧台前犹豫了一下,这在他身上是极不寻常的。

舒淼正在整理新到的咖啡豆,抬头看到他,放下手中的袋子。“苏教授?”

苏瑞桐微微思索一下,将平板电脑放在吧台上,推到他面前。屏幕上显示着一幅极其复杂的细胞信号通路图,各种箭头、符号和缩写密密麻麻,如同天书。

“下个月有个国际学术研讨会,我需要准备一份海报和摘要图。”苏瑞桐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干涩,似乎很不习惯提出这样的请求,“会议方要求……视觉上需要更……‘友好’一些。”他斟酌着用词,“他们建议,可以适当考虑美学呈现。”

舒淼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过来。这位严谨的生物学教授,遇到了一个在他的专业领域之外的小麻烦——如何将冰冷复杂的科学数据,转化为兼具准确性与视觉吸引力的图像。这并非他的专长,而他显然对此感到棘手。

舒淼没有立刻大包大揽。他仔细地看着那张图,眉头微蹙,手指在屏幕上轻轻划过几条主要的通路箭头。“我可能看不懂这些符号代表什么,”他坦诚地说,“但构图、色彩、线条的引导……这些视觉语言,或许我可以提供一点外行的看法。”

他的态度谨慎而专业,没有逾越到试图解释科学内容,而是将问题严格限定在“视觉传达”的框架内。

苏瑞桐看着他专注的神情,点了点头。“不需要你懂生物学。只是……现在的版本,看起来过于拥挤。”

接下来的半小时,成了一次奇特的“跨界”讨论。舒淼指着屏幕,提出诸如“这条主线是否可以更突出,用更醒目的颜色?”“这些次要分支,能否用更浅的色调或虚线表示,以增加层次感?”“这里的留白是否足够,让视觉有喘息的空间?”之类的建议。

苏瑞桐听着,时而沉思,时而提出技术上的限制,比如某些标志性颜色在学术界有固定含义不能更改,但总体上,他接受了这种基于纯粹形式感的思路。他甚至开始尝试在平板上一个简单的绘图软件里,按照舒淼的建议进行微调。

过程中,舒淼敏锐地感觉到,苏瑞桐并非缺乏审美,只是他惯常的思维模式优先考虑的是精确和逻辑,而非形式与感受。当有人从另一个角度为他撬开一丝缝隙时,他也能迅速理解并应用。

调整后的图表,虽然核心内容未变,但视觉上确实清晰、优雅了许多,重点突出,不再显得杂乱无章。

苏瑞桐看着最终版本,紧蹙的眉头终于舒展了些许。他收起平板,看向舒淼,语气是前所未有的认真:“很有帮助。谢谢。”

“不客气,能帮上忙就好。”舒淼语气平和,他顿了顿,像是随口一提,“其实,有时候数据和艺术之间,就差一个‘翻译’。”

苏瑞桐闻言,抬眼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吧台后方墙上那些充满生命美感的摄影作品,似乎对“翻译”这个词有所触动。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再次道谢,然后像往常一样,走到自己的座位,开始了他的工作。

但这一次,他坐下前,目光在舒淼身上停留的那一两秒,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那里面不再仅仅是礼貌或疏离,而是带着一丝刚刚进行过有效合作后的、微弱的认可,甚至是一丝对于“翻译者”这个新定位的初步审视。

舒淼继续整理他的咖啡豆,心中并无波澜。他帮助对方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仅此而已。但这件小事,像一颗小小的石子,投入了两人之间那片名为“专业”的静湖。它证明了一点:在他们看似截然不同的世界之间,存在着某些可以沟通、可以互译的桥梁。

这次交流没有拉近私人距离,却可能在苏瑞桐心中,将舒淼从一个“有趣的店主”或“需要警惕的风流人物”,悄然向“在某些特定领域具备专业价值的合作者”偏移了一点点。而舒淼,依旧保持着他的耐心,专注于自己的轨道,等待着下一个不知何时会降临的、自然的“翻译”时刻。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