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宋传修

忽有一夜,万籁俱寂,月隐星沉。贺易斓忽觉腹中阵痛如潮,一阵紧似一阵,额上冷汗涔涔,不由得轻声呻吟。宋延庚察觉异样,心下一紧,立刻开门唤人:“快!请稳婆,速去!”话音未落,立即回到房内,守在榻旁,寸步不离。

消息如风传遍府邸。宋夫人闻讯,披衣疾步赶至,发髻未整,神色却镇定如常。她一进门便握起儿媳的手,柔声安抚:“别怕,娘在。”随即指挥下人烧水、备巾、燃安神香,井然有序。

而宋老爷起身,独自一人步入幽深的宋家祠堂。青灯摇曳,香烟袅袅,他跪于祖宗牌位前,双手合十,低声祷告:“列祖列宗在上,今夜我宋家或将添丁,恳请庇佑易斓母子平安。”

一夜折腾,如渡长夜。窗外风声与屋内低语交织,稳婆进出数回,水换了一盆又一盆。直至凌晨,天光微明,东方泛起鱼肚白,一声清亮的啼哭划破寂静——婴儿落地了!

“哇——”的一声,如晨钟唤醒沉睡的庭院。

稳婆满脸喜气匆匆走出内室,向守候在外的宋延庚深深一福:“大喜!大喜啊,大少爷!大少奶奶平安产下一位小公子,母子平安”

宋延庚闻言,眼眶骤热,急忙掀开纱帐步入内室。只见母亲宋夫人已坐在床沿,怀中抱着那小小一团,笑得合不拢嘴,轻声哄着:“瞧瞧,这眉眼,这鼻梁,活脱脱就是延庚小时候的模样!”

宋延庚快步上前,宋夫人见状,连忙起身让座,将孙儿轻轻递到儿子手中。他小心翼翼接过,低头凝视——那婴儿双目紧闭,小嘴微张,脸庞红润,竟在襁褓中安然入睡,仿佛不知自己已开启了一生。

他心头一热,转而望向床榻。只见贺易斓面色苍白,发丝湿透,无力地瘫卧在枕,唇色几近失血,却仍努力扬起一抹微笑。他轻轻握住她的手,声音微颤:“易斓……你受苦了。”

她指尖微动,轻轻回握,唇角微扬,声音虚弱却温柔:“不苦……孩子平安,就好。”

宋夫人抱着孙儿爱不释手,满面红光,对身旁李妈道:“快!快去告诉老爷,咱们宋家添丁进口,后继有人了!”

李妈应声而出,脚步轻快如飞。不多时,她奔入祠堂,喘着气高声报喜:“老爷!大少奶奶平安产下一位小公子,母子平安!”

宋老爷正在祠堂来回踱步,闻言猛然抬头,眼中瞬间泛起晶莹。他望着祖宗牌位,嘴角扬起久违的笑意,声音哽咽却坚定:“列祖列宗,宋家有后了!”说罢,整衣正冠,恭恭敬敬地叩首三拜。

随即转身,语气一振:“李妈,速去唤刘管家,备上等贺礼,即刻送往贺家报喜!”

晨光悄然洒入庭院,照在祠堂飞檐之上,如金覆瓦。宋府上下,钟声未响,却已处处洋溢着新生的喜悦。这一夜的煎熬与守候,终化作黎明中最温暖的回响——宋家的血脉,在乱世中悄然延续,如春草破土,生生不息。

转眼间,宋延庚与贺易斓的爱子已满两月,眉眼渐开,肌肤如玉,啼声清亮,宛如晨露初凝,生机盎然。宋老爷亲自为其取名——宋传修,寓意“承家传道,修身立德”,寄望他将来能继家族之风骨,立世之楷模。名字一出,满府称颂,连贺家来人也称赞。

自那以后,宋府里最热闹的去处,便是贺易斓的院落。宋夫人每日早早便来,手中抱着各色小巧玩意儿,或是亲手缝制的虎头鞋、长命锁,一边轻摇拨浪鼓逗弄,一边笑吟吟道:“传修啊,瞧瞧祖母给你带什么好东西来了?”小传修睁着乌溜溜的眼睛,忽闪忽闪,偶尔咧嘴一笑,露出粉嫩牙龈,惹得满屋欢腾。

宋延慧自从偷溜出府玩,被宋夫人严厉教导后,安安稳稳在闺房里做女红。如今府里添了小侄子,她又恢复往日的俏皮,常坐在榻边,用羽毛拨弄小侄儿的小手,或学着他咿呀的声调回应,逗得众人忍俊不禁。

连一向不苟言笑的宋老爷,每每从外头回来,衣裳未解,也要抱抱宋家的金孙。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落,照在老人与稚子身上,光影斑驳,温情脉脉。宋府上下,笑语盈盈,这一家子,围在小传修身边,如众星捧月,其乐融融,仿佛连乱世的风尘,也在这份天伦之乐中悄然退却。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