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顾玉川

顾玉蘅的家,坐落于江城近郊的永吉镇,青瓦白墙,庭院深阔,门楣高敞,乃镇上有名的殷实之家。顾家世代以酿酒为业,祖传秘方酿出的“永吉醇”远近闻名,香飘百里。

顾老爷膝下一子一女,长子顾玉川早已成家立业,持家有道;幼女顾玉蘅,年方十九,生得眉如远山,目若秋水,性情温婉,是父母掌心的明珠。

这日,顾玉蘅在丫鬟梅儿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踏入家门,脚步蹒跚,面色微白。

正巧,哥哥顾玉川披着外袍欲出门办事,一见妹妹这般模样,顿时大惊,急忙上前扶住她,声音急切:“蘅儿!你的脚怎的了?可是摔着了?”

顾玉蘅轻轻坐下,额角沁出细汗,却仍含笑安抚:“哥,莫急。今日我带梅儿去观音庙上香祈福,不料误入后山小径,竟遇上三个地痞流氓,险些……”她语气微顿,眼中闪过一丝后怕,随即又亮起光来,“幸而一位公子及时现身,以一敌三,打得恶人狼狈而逃,我才得以脱险。”

顾玉川听得心惊肉跳,连声追问:“那公子是何人?可曾留下名姓?改日我定要亲自登门道谢,救命之恩,不可不报!”

顾玉蘅唇角轻扬,眸光微漾,似有春风拂过心湖:“他……名叫宋延彬。其余的,我便不知了。”说到这个名字时,她不自觉地低垂眼帘,指尖轻轻抚过袖口,仿佛还残留着今日他背她下山时的温度。

“宋延彬……宋延彬……”顾玉川低声重复,眉头微蹙,忽然眼神一亮,恍然大悟,“等等!宋延庚…宋延彬…莫非是江城宋家的人?”

“哥哥认得?”顾玉蘅抬眸,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傻妹妹,”顾玉川失笑,“咱们顾家酿酒,靠的是上等糯米;而那宋家,正是江城最大的粮商,专供我们粮米。这些年,咱们与宋家生意往来密切。”

顾玉蘅心头微动,指尖悄然收紧。她只知今日救她之人英武正气、温润如玉,却未曾想到,竟与自家有这般渊源。

顾玉川已沉吟起来:“这样,我明日便派人去打听。若那宋延彬确是宋家子弟,我不仅要登门致谢,既是恩人,又是生意上的伙伴,日后往来,定能互为臂助。”

数日后,顾玉川亲率家中数名工人,驱赶着两辆满载空袋的马车,自永吉镇出发,一路驶向江城宋家的粮行。

行至城中,宋家商铺门前匾额高悬,金字熠熠,“宋氏粮栈”四字苍劲有力。伙计正忙碌装卸,忽见顾家马车驶至,连忙迎上。

不多时,宋延庚闻讯而出,一见来人,顿时笑容满面,快步上前拱手道:“玉川兄!久违了!往日都是贵府老师傅来采买粮米,今日竟劳您大驾亲临!”

顾玉川亦含笑还礼:“延庚兄客气了。此次前来,一为拉货,二则……确有要事相访。”说罢,他抬手一挥,身后工人立刻将几只沉甸甸的礼盒捧上前来,皆是永吉镇特产的陈年佳酿与名贵药材,包装考究,礼意厚重。

“哎呀,这是做什么!”宋延庚连忙推辞。

“延庚兄莫推,”顾玉川正色道,“此礼非为生意,乃为感恩。请容我先进内详谈。”

宋延庚见他神色诚恳,便引其穿过前堂,步入后院厅堂。厅内陈设雅致,茶香袅袅,二人分宾主落座。

待茶过三巡,顾玉川缓缓开口:“延庚兄,冒昧相问——贵府可有一位名叫宋延彬的公子?”

宋延庚闻言一怔,随即朗声笑道:“延彬正是舍弟,排行第三。”

“果然是令弟!”顾玉川眼中一亮,欣喜道,“那便对了!前几日,舍妹玉蘅前往观音庙进香,归途误入后山,不幸遭遇歹人围困,险象环生。幸得令弟宋延彬公子挺身而出,以一敌三,将恶徒击退,才保全了舍妹清白与安危。若非他及时相救,后果不堪设想!”

宋延庚听罢,先是一惊,继而恍然大悟,不禁抚掌而笑:“原来如此!我这三弟近日回家,只轻描淡写提了一句‘路上帮了个人’,竟没想到是救了顾家千金!真是巧了!”

“所以今日,”顾玉川将礼盒郑重置于茶几之上,“区区薄礼,聊表寸心,还望延庚兄代为转交令弟,顾家上下,感激不尽。”

宋延庚端起茶盏,含笑打量礼盒,语气诚挚:“玉川兄太见外了。延彬为人正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本是分内之事。怎敢受此厚礼?”

“礼不在重,在于心。”顾玉川正色道,“家父常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救命之恩?若非令弟,我顾家恐已家宅不宁。这礼,务请收下。”

宋延庚见他言辞恳切,只得点头:“好,这礼我代延彬收下。不过——”他忽然起身,热情相邀, “既然来了,何不随我去宋府小聚?”

顾玉川略显遗憾地摆手:“多谢盛情,只是近日酒坊事务繁杂,家中诸多事务待我料理,实在抽身不得。改日定当登门,与令尊、令弟把酒言欢。”

“既如此,我也不便强留。”宋延庚点头理解,“改日我定亲邀顾老爷与玉蘅小姐同来,一尽地主之谊。”

不多时,粮食装车完毕,伙计们拴紧麻袋,马车重新整装待发。宋延庚亲自送至门口,目送顾玉川登车远去。

?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