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锅借来了!”
一口黝黑发亮的大饼铛由王文康的爱人陈秀芳亲自端着送到了林家门口。
“听两个娃娃说你要做饼子?”
陈秀芳把饼铛立在墙边,非常好奇地打量起林晓。
不说知根知底,但两家人认识也有十几年,林晓是个什么人楼里谁不知道。
别说烙饼,平时能瞧见她生火做顿饭都得盼着太阳打西边出。
“我妈以前教过我。”林晓坦荡得完全看不出说得是谎话,目光中还带有点点羞涩:“今天正好试试。”
“白面是金贵东西,你可别糟蹋了!”陈秀芳还是不放心。
“陈姨你放心,再怎么都不能糟蹋。”林晓开始挽袖子,步子一转进了屋里,声音飘来:“只要做熟怎么着都能吃。”
“我还拿了坨面肥来,你知道怎么泡开吗?”
“知道!”林晓回。
“那成吧!”
陈秀芳把面引子交给许小梅,心里想着晚上要跟林国东好好说说,再怎么娇惯姑娘也不能糟蹋粮食。
还没看林晓下一步要干什么她就已经确信了会失败。
整个河街子都找不出两个会做面食的本地人,国营饭店里做包子馒头的师傅也都是北方人。
可惜她没能见证林晓做饭行云流水般的速度,否则绝不会产生这种怀疑念头。
林晓从热水瓶里倒出小半碗温开水,把面引子放进去搅成面糊状,又倒入面粉里。
每一步该怎么做似乎已经完全烂熟于心,动作利索得不比国营饭店大厨慢。
“大姐,中午咱们还吃肉吗?”刘学军手指头在衣摆上的补丁处扣来扣去,问得小心翼翼:“要不等晚上姑姑和姑父回来一起吃,鱼养着明天吃。”
“中午咱们吃一块,晚上等爸妈回来再吃另一块。”林晓双手在面盆里搓揉着面团,抽空看了眼刘学军:“学军,你和小梅没上学?”
“我读一年级,小梅姐姐读二年级。”刘学军举起双手,比划了两个二,手势明显跟嘴对不上。
“放暑假呀。”许小梅乐呵呵地接着回道。
林晓都忘了学生还有寒暑假这么一说,差点以为两人连学都没得上,看来也是想得太多。
面团揉好盖块布等着发酵。
“小梅去前边摘几根葱,学军去咱家抽屉里看看有没有白糖……”
带过那么多弟弟妹妹,林晓特别了解小孩子的心理,不时地安排点活让他们也有参与感。
两个孩子一听还有任务,果真兴高采烈地忙活起来。
林晓打开蜂窝炉盖子前从空间里舀了勺子泉水出来,再把五花肉丢进去泡着。
也算测试泉水有没有去除变质味道的能力。
“……”
炉火燃起来的同时,卤肉香味渐渐飘散开去。
“好香,就跟国营饭店里的味道一样。”
对于从没出过县城的姐弟俩来说,除了国营饭店再也想不到其他更好的赞美。
刘学军搬了个小板凳故意坐到下风口,巴不得香味全吹进鼻孔里。
半个巴掌大的五花肉被切成了一片片,在深褐色酱汁里吐着泡泡,油润的光泽随着汤汁起伏,光是色泽就让人不停想象味道会有多好吃。
想要完美操控蜂窝煤的火力大小根本不可能,林晓只能把最上边的那块煤夹出来,让底下余温慢慢炖煮卤肉。
“大姐,树皮炖的肉好香啊!”
刘学军不时就要探头看一看锅里,他亲眼看见林晓往锅里丢了片树皮和两勺子酱油,肉就变得好香。
比昨天姑姑做的炒肥肉香……一百倍。
心里小小的比较了下之后,不由发出由衷感叹。
“那叫桂皮,哪是什么树皮。”林晓反手用手腕把刘学军脑袋往边上推:“别离那么近,小心烫着。”
自从亲妈去世后家里做饭次数屈指可数,没想到还能从抽屉里翻出七八年前的几块香料。
“姐,真要烙饼吗?”许小梅双手杵着下巴,模样很是乖巧。
“当然。”
林家有两间屋子,所以对应的走廊位置就比其他家长些,除了摆个蜂窝煤灶之外,还有木板搭建的长台子。
林晓把面盆放到板子上,又用脚从台子下踢出个破旧搪瓷盆来。
盆是冬天烧柴烤火用,偶尔家里来客需要做很多菜时也会派上用场。
“小梅……”
许小梅已经跳了起来,不等林晓交代就已经用火钳夹着蜂窝煤放到了盆里。
还真有眼力见。
发酵好的面团光滑无孔,搓揉几下用刀切成均匀的面剂子。
六个面剂子揉圆又擀成牛舌状,随便选头卷起来用手按平,酒瓶底子按压一下,防止烙的时候中间鼓起来破裂。
做完准备工作,饼铛也被烧得温度合适。
滋啦——
面皮和热铁接触时发出轻微声响,一个个圆溜溜的面饼在三双眼睛注视下慢慢膨胀起来。
面粉送入了空间冷柜暂存取出,再用滋养泉水和面,所散发出的面香果真强烈了好多倍,那香味钻进鼻孔经久不散,似乎让感官都跟着放大了。
表皮渐渐出现焦黄色,面香中又掺杂了些焦香。
“好了!”
话音刚落,筷子夹起馍馍抛入筲箕,卤肉的汤汁也正巧收得有些浓稠。
卤肉加几个刚从空间厨房里拿出来的青椒,剁碎塞入切好口子的馍馍中,最后淋上一点汤汁。
“给。”
卤的肉不多,给两个孩子就分去小半,剩下大半又重新加了些青椒进去。
“你们先吃着,要是不够还有饼自己夹……”
两人抱着肉夹馍不知该怎么下口,直到林晓抓着刘学军的手把饼凑到了嘴边:“大口咬,注意烫。”
刘学军听话的张大嘴巴,嗷呜一口连馍带肉咬了下去。
可惜林晓忙着去楼上还饼铛,没瞧见两个小松鼠一样塞得嘴巴鼓鼓的孩子同时停顿。
刚才就听陈秀芳说中午也得烙饼吃,用完就得赶紧给人还回去。
顺手拿起个肉夹馍,提上还有些余温的饼铛,林晓爬上二楼来到了王家。
王文康是食品厂会计,善于精打细算,但对朋友邻居倒是挺大方。
王文康和陈秀芳只有个儿子,王耀华在毛纺厂小学读四年级,是楼里的孩子头。
“陈姨,我来还饼铛。”
屋子门猛地被拉开,王耀华耸动着鼻子,边喊着“好香”边寻找香味来源。
最后锁定在林晓另一只手端的盘子。
“晓姐。”
完美遗传了父母大高个的王耀华就比林晓矮了个头,黝黑皮肤配上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处处透着股聪明劲儿。
“你妈呢?”
“在屋里摘菜,姐,你这饼子……是给我吃的吗?”
“尝尝姐做的肉夹馍。”
“还真做了馍馍?”陈秀芳一把抓住儿子伸出的手,先把盘子端过去仔细看了看,满是感叹:“还真是肉夹馍,手艺比陈姨好。”
“妈!”
好吃的近在眼前,王耀华急得抓耳挠腮。
“没说谎吧!”林晓侧过头微笑,声音里带着点儿小小炫耀,却没有半点令人生厌的得意,随即又不好意思地眨了眨眼:“我还从我妈那学了好多菜,就是没机会展示。”
“你是个有天分的。”
挡开脑袋快压上盘子的王耀华,陈秀芳哭笑不得地冲林晓摆摆手:“你下去吃饭,以后有的是机会尝你手艺。”
“好。”
前脚林晓欢快地跑下楼,那个摆在盘子里的肉夹馍还是被王耀华咬了口。
“臭小子饿死鬼投胎!给你爸留一半。”
“妈!你也做肉夹馍……晚上我就要吃。”
陈秀芳没把儿子的话放心里,肉夹馍切了一半用盘子盖好,另一半才递过去:“上个月你爸从国营饭店里买回来的肉夹馍都喂了狗?”
那天王耀华吃得满嘴流油,高兴地嚷嚷着以后也要当国营饭店大厨,傻乎乎的摸样逗得夫妻俩笑得脸疼。
况且饭店里的肉夹馍可比林晓做这个肉多,她切开就发现里边大多是青椒。
“晓姐做的肉夹馍好吃。"
汁水从切口处缓缓流了下来,王耀华可惜地连舔手背,跟八辈子没吃过肉似的。
“全是辣椒能有多好吃,一看你就是没吃过好的……熊样儿!”陈秀芳笑着一指头将王耀华脑袋戳歪,完全没将他的话放心上。
楼下的林家此时正因为震惊而无声沉默着。
“……”
“怎么这么安静?”
林晓推门进去,看到的就是姐弟俩相顾无言默默吃馍馍的样子。
咀嚼声特别明显。
“好……好吃!”刘学军抽空回答了林晓,但答案明显牛头不对马嘴。
“馍干,别忘记喝水。”林晓把水杯推到桌子中间,才拿了个馍开吃。
肉卤得软烂入味,肉香四溢没有半点变质的味道,加上青椒脆爽微辣,口腔中一下子就集齐了咸香甜辣四种味道。
随后单独揪下一小块馍馍送进嘴里,面香浓郁而柔软,又泛着点点微甜。
“好吃吗?”
埋头忙吃的两人连连点头,经过最初的冲击后咀嚼速度总算放慢了下来。
许小梅用舌尖卷起掉到手上的青椒碎,声音有些含糊不清。
“要是能天天都能吃就好了!”
这两天的日子就像是做梦,许小梅做梦都不敢想以后天天都能吃这么好吃的东西。
妈妈总说日子会越过越有盼头……她现在才好像理解了这句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第 5 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