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月华不傻,她很快便想通为什么非得是她去联姻。
曾后现下杀赵家人杀得实在太多,扶持的曾家人,大多能力不足,难以服众。自先帝驾崩,曾后提拔曾家子弟,扶持寒门,在朝中频频安插亲信的举动惹老臣不安。各路官员纷纷上奏,请太后还政于新帝。
朝廷中有的拼死维护赵月华两位兄长的利益,有的是世家记恨曾后让寒门子弟白白占去自家的利益去,有的皇室宗亲想着自己岂不是比一个外姓人更有资格登上皇位,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在地方集结兵马,要讨伐曾后。
是先帝给了她平定叛乱的资本。
先帝在世时,就命曾后与他同理朝政,当年多少以“后宫不得干政”为由请求废后的大臣身首异处。
曾后的确有能力,先帝反复当众夸赞过“朕心唯后所知”。先帝驾崩前两年,头疾愈发严重,折磨得他没有精力处理朝政,他干脆将所有国事交给曾后亲自处理。
以至于先帝驾崩后,新帝顺利登基前夕,曾后代赵月华的大兄赵崇衍执政少有阻力,老臣认了先帝扶持的曾后不会有异心。
后来,老臣觉得曾后虽然尚未还政给新帝,也是迟早的事,不该是赵家皇亲起兵谋反的理由。西域诸国对大昱虎视眈眈,内乱是万万不得的事情。
朝野上下戮力同心,加之曾后多年苦心经营,提拔不少能人,其中监察御史宋言和左羽林军将军曾少臣最为出众,二人领兵出征,陆续平定叛乱。
在外叛乱基本清除,可朝中臣子不可避免地疑心曾后似有夺权之嫌。曾后废了赵崇衍,又控制起赵月华的二兄,新帝赵崇苻。
赵崇苻看起来不急,但老臣急,念及赵崇衍这一前车之鉴,他们对曾后的态度越发强硬起来,每日请求曾后还政的奏折如雪花般飞入宫中。
不服曾后的杀不完,也不能杀完。
曾后此时迫切需要平衡赵、曾两家的关系,使老臣明白她完全是为赵家子孙着想,在她尚未完全掌握一切时,亟需稳定政局,唯一高效的方法是联姻。当老臣再度领悟赵、曾两家本是一体,自会退让一步。非到万不得已,他们怎敢反对皇帝的生母。这退的一步便是曾后再度争权的空间。
赵月华思及此,心如死灰。
她还是变成了她母亲的棋子。
至于为什么是下嫁曾少臣,她便也理解了。
曾氏祖先本为寒门子弟,助大昱开国皇帝建国,凭借从龙之功,被封为应国公,曾家子孙世代承袭爵位、备沐皇恩。
曾后的母亲是应国公在原配难产死后续娶的,生下两个女儿,一位嫁给户部侍郎罗诠中,生下一子一女。另一位便是曾后。应国公原配所生长子,多年前突然薨逝,留下四子两女。两女皆在一月前入宫,成了新帝赵崇苻的妃子。
曾家子弟中,现任应国公曾少川和左羽林军将军曾少臣最受曾后重视。他俩是曾后兄长的儿子,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显然曾少臣要重要得多。
京师最重要的两支军队,一是由大将军常思贤掌控的羽林军,守卫宫禁,保卫陛下安全,二是宰相府管辖的金吾卫巡警皇城,监察百官。
昱朝施行群相议政,一般有三位宰相在朝。近些时日,宰相位置的人调动频繁,死的死,贬的贬,也就张相还在其位,也不成气候。
大将军常思贤立下过汗马功劳。前些年他生过重病,具体是什么病,赵月华记不得,只知道连先帝、曾后都多次关心过,赐下不少灵丹妙药,命御医务必竭力救治。常思贤被救了回来,担任羽林军大将军到今日。
期间,赵月华的大兄赵崇衍登基为帝,被曾后废为临江王,即日流放至江州,领兵入宫宣旨的就是常思贤。废帝速度之快,赵月华得到消息后赶紧入宫,连赵崇衍最后一面都没见着,赵崇衍便已经离京了。
朝廷大事,不是赵月华能想明白了。
赵崇衍曾向她袒露先帝留下的一道遗诏让他发愁。
“凡军国大事不能断者,皆由太后决断”。
可最后,朝廷大小事务皆由曾后决定。赵月华想着曾后素来处理国事得当,有目共睹,许是曾后不放心赵崇衍才没有放权,她宽慰赵崇衍:“等时机成熟,阿娘自会还政。”
母子血浓于水,会出什么事?赵月华这般安慰自己。
先沉不住气的是赵崇衍。没当皇帝要被管着,当了皇帝还要被管着,这皇帝不就白当了吗?于是他想扶持国丈当宰相。三个宰相里,有个是他的人,就好办事。
但现任宰相张方志不乐意。张相是世家大族出身,从小勤奋好学,有七步之才。先帝曾因他名声在外,打算直接召他入仕,竟被他以学业未精为由婉拒了。先帝爱才,越发欣赏他。张相果真不负众望,二十出头高中进士,一路高任。
他不甘心同无功受禄之人平起平坐。以“外戚不得干政”为由劝皇帝,劝着劝着,最后居然传出来一句话:
“朕就是把天下送给国丈又如何?”
好家伙,天下若可以轻而易举送给他人,这个皇帝怎么能让人放心。这句话是不是赵崇衍说的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已经被贬了。
朝廷大事想不明白,赵月华干脆不再想,只能恭贺二兄赵崇苻登基。
赵崇苻对曾后临朝专政这件事想得倒开,直言:“阿娘帮朕管事,是为朕分忧,朕心甚悦。”
轮到曾后不乐意了,既然自己有能力,为何不能正大光明地享万人敬仰,白白为他人做了嫁衣,即便那人是亲儿子。
曾少臣在羽林军中的职位仅次于常思贤,曾后同常思贤都器重他,常思贤年纪已大,任谁都觉得曾少臣是下任羽林军大将军,是替曾后掌握羽林军的人。
赵月华和曾少臣的结合会是赵、曾两家联合最响亮的招牌。
假如她与曾少臣都不曾有过婚娶的话。
曾少臣与他的夫人相守十年,即使夫人无所出,也不曾纳妾,依旧恩爱如初。
这是赵月华对曾少臣最大的印象。
她记不得曾少臣的模样,只是未出嫁前,赵月华听曾后提起他不止一次。
曾少臣是庶子,国公府生活本应还不错的,可偏偏摊上前任应国公,有个性情暴戾的父亲,喝醉了酒就更不成样子,对人动辄打骂,对曾少臣的生母尤为狠毒,打得人遍体鳞伤,还不许人救治,府里没人敢请医士。
赵月华还未出生前,曾后曾经归乡省亲,只为亲自接她的母亲,也就是赵月华的外祖母出应国公府,在京师新置的府邸里颐养天年。
曾后见应国公仍是宿醉不清醒的样子,不欲与他多费口舌,临走时被曾少臣找到机会,向她磕头求情,请曾后救救他的生母。府中奴仆想直接拉他离开,免得冲撞曾后。曾后见他磕得头都破了,起了恻隐之心,请医士入府。终究晚一步,医士刚到,他的生母却过世了。他的生母浑身是伤,曾后感慨人不知受了多少折磨。
他的父亲知晓他生母已死,骂道:“贱妇死不足惜。”全然不在乎曾少臣的死活。曾少臣不肯留在应国公府,说动曾后为他生母下了葬,带他回京,安置在赵月华的外祖母府上,并请将军、学士亲授武艺、才识。
那年他九岁。
赵月华七、八岁常爱去外祖母家,可她从来没遇见周少臣。可老是碰见她姨母的儿子,罗嘉南。提起罗嘉南,赵月华只觉得晦气,幸亏他遭报应,早被处死了。
再后来,先帝也总夸曾少臣,还让她的大兄赵崇衍多与曾少臣来往。但赵崇衍亲口向她抱怨曾少臣不懂为臣之道,纵是赵崇衍主动交谈,曾少臣也爱搭不理的,甚是高傲。
曾少臣十七岁,以武举入仕,因其出色表现先授予任金吾卫郎将一职。一次,先帝同曾后前往京师西北的一处行宫避暑,夜晚雷雨交加,山洪爆发,士兵大多见洪水势不可挡,吓破了胆,四处逃散。
曾少臣却临危不乱,先及时救出先帝、曾后,再组织士兵护送他们回京。先帝赞其:“乃天下第一忠臣。”提拔年仅二十岁的他为金吾卫中郎将。
两年后,曾少臣奉命击退西域诸国,在边关待了七年,平定战事后回京,升迁至左羽林军将军。
曾少臣在边关的第三年,他的父亲应国公死了,醉酒后溺毙于府中池塘。曾后得到消息后,并不惊讶,似早有准备,向先帝陈明利害。臣子遇父亲离世,本应丁忧返乡。曾少臣打得敌军节节败退,正值关键时刻,只能夺情令其留任,继续为国尽忠。
先帝准了。
当年,曾少川作为嫡长子,顺利承袭爵位。
圣旨下了,赵月华与曾少臣成亲的日子定于一月后,婚事一切从速从简。
听说曾少臣的夫人半月前病故。
赵月华不想为第二次成亲花心思。她成日着素衣,念经拜佛,求自己下辈子不要再与皇家有瓜葛。
赵月华跪在佛堂前,陷入沉思。
先帝金口玉言:“月华会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曾后一直很疼她的。
赵月华十岁那年,西域诸国联合起来,进犯昱朝。先借口大昱苛刻西域商贩,一次次挑衅边关,边关将领不察,西域诸国向边关各州偷袭,战争打得猝不及防,昱朝士兵伤亡惨重、人心涣散。
西域诸国中,实力仅次于戎国的蛮国,暗中派人来京师和谈。蛮国使臣要求一定要是昱朝皇帝的亲生女与蛮国皇帝和亲,事成后蛮国定会助大昱抵御外敌。
赵月华的二兄赵崇苻得知此事,了解大臣都在父亲、母亲面前劝说送她和亲后,天天在她面前哭诉,比她看起来还难受些。赵月华倒哭不出来,哭可解决不了边关战火,只是头一回觉得身似浮萍,有种无法掌握命运的无力感。
她的三姑母平城公主也主动见她一面,为她带来民间吃食。平城公主不喜她小时候的闹腾性子,碍于曾后,从未对她疾言厉色,可赵月华能看出来平城公主在刻意疏远她。难得平城公主见她,满眼是心疼之情。
赵月华问曾后:“阿娘,我是要去很远的地方吗?”
曾后坚定地回答:“不会的,我不会让月娘远嫁的。”
这件事闹得太大,很多人在赵月华面前提过,她问:“如果我不和亲,是不是要牺牲很多人?”
曾后反问她:“月娘知道昭义公主吗?”
赵月华点了点头。皇祖父在时,命他的妹妹昭义公主,远嫁戎国。或许这也是蛮国要求一定要大昱皇帝的亲生女儿去和亲的原因,他们认为不能比戎国的待遇低。
“昭义公主和亲后,边关安宁过,都说昭义公主舍身取义,换得两国和平。可战火依旧烧了起来,而且火势更猛。战争并非因公主而起,也不会因公主而灭。昭义还在其中左右为难。既如此,我为何要让月娘你去白白牺牲。”
曾后感叹着:“退让不会让狼放过羊,至多是饱腹后,有丝耐心把羊养肥点再吃。在狼面前,羊可不分男女,不分地位,都是食物。既然如此,就不要做羊,要学做狼。”
“等战争打赢了,阿娘就派人去问昭义公主,若她思家,就让她回来吧,”曾后打断了赵月华的思考,又说,“月娘无需考虑太多,一切有阿娘在,你只需要乖乖呆在我身边,平安顺遂就好。”
战争打了很久,好在赢了。但他们不知道昭义公主是否想回来。
因为戎国皇帝杀了她和她的子女祭旗,她永远回不来了。
若不是曾后,赵月华心想她自己也会如昭义公主一般魂断他乡。那时起,赵月华告诉自己,凡事无须多想,相信曾后便是。
她努力令自己学会顺从,表面上如鱼得水,心里却备受煎熬。有时,她甚至不明白她为何不能永远糊涂。
年复一年,她无法欺骗自己,她想要逃出皇宫的心。
赵月华第一次成亲时,以为逃离皇家轻而易举,现在才知道她从未离开过皇家。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