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 31 章

陈承并未理会朝野内外的喧嚣,踏踏实实养了几日身体后,就恢复了朝会。因二皇女受封安乐乡主,便也得以上朝,一则为皇室中人的职责,二则便是为谢恩。

陈晓也没想到自己竟有被放出一日,虽被封了“安乐”这个让她颇感屈辱的封号,但能活着出来便有希望。何况她生父尚在宫中,又有王明月与她里应外合,陈晓野心更甚。

她对王明月肯放她出来一事也颇感不可思议,论理她们甚至没有见过几面,除了微末的远亲关系以及险些议亲之外,她们之间再无半点交集。

至于她父亲承诺的仅娶他一人,陈晓觉得王明月大抵不会真的那么傻。

陈晓收敛起内心的波澜,面不改色向着昔日远不如她的妹妹跪拜,口称谢恩。陈承倒不曾在大庭广众之下为难于她,只淡淡叫起,随即就将她晾在一旁。

大臣们忖其神色,便也热火朝天讨论起旁的事情,浑然将陈晓隔离在外。

陈承见陈晓面上装得谦和温雅,但双手却握得死紧,一时心中冷笑。她在吏部的队伍中看到晋安阳,忽而点名问道:“晋安阳,近日吏部为内外官员考功,进行得如何了?”

吏部尚书及左右侍中对视一眼,对这个颇得帝宠的下属没办法,只好垂眸不语。尚书倒也不怕,唯有左右侍中担忧晋安阳何日就挑出她们的错处,把她们赶下台好升官。

晋安阳马上出列,自信道:“陛下,各地方官已将述职折子送来考功司,我等日夜不停,已阅看评选了大半,料想再过三日,便能分出上、中、下三等。”

她眼下尚带着青黑,俨然并未说谎。她略微一顿,似是犹疑一瞬,随即又道:“只是有一眼,臣不知当讲不当讲。”

朝上官员们莫名对视一眼,心中有些不好的预感。能提前完成地方官考核,今年晋安阳的政绩应当稳了,只是不知她究竟想说什么。

陈承早知晋安阳要回之事,颔首道:“直言无妨。”

“历年地方官述职文书,仅到州一级。唯有今年,先帝尚在时命府官、县官同样密呈述职文书,要与州官上书互相印证。可臣阅览文书时,却发现……”

她刻意顿了顿,朝堂上官员们都屏息敛气,不敢发出丝毫声音。

“却发现上官侵占下官功绩之风甚为严重。如南州云府青县有一伙匪盗被围剿,如此武功于文官而言亦不算太俗。只是州官所记为自己暗访查得匪盗,府官所记为巡查县城时剿灭匪盗,县官所记为日夜训练衙役、组织猎户等一同剿匪。”

陈承冷笑道:“看来管理下官得当已经满足不了她们了,非要将所有功劳安给自己方才罢休。如此贪心不足之人,当真可笑可恨。”

“陛下,臣人微言轻,无法查明真相。唯有陛下天威,派遣御史巡查,才能探查真相。”

陈承一一扫过朝堂上立着的官员,见她们脸上微不可查地松了口气,不由微微挑眉。如今尚是多事之秋,她忙着搞定陈晓和王明月,自是没工夫去细查这些官员。

丞相看出几分意思。论理,侵占下官功绩一事既不算大事、也并不好查,可陛下如今却能知之甚详,显然暗地里有些人手。

如今提起,兴许只是想给她们一个警告,未必是真要将所有事查得一清二楚。

她便上前道:“陛下容禀,论理是该明查暗访,杜绝此类,好让有才德之官员得以上进,庸碌无能之辈落选,如是方是正理。只是外官不比京官身处繁荣之处,难免冒进。如果功绩并非捏造,亦算不得大错。还望陛下再行斟酌,以免朝野动荡。”

众官员见丞相出言,便也纷纷上前,颇有些不甘落后之意。

陈承便道:“众卿所言有理,只是若放任不管,岂不让那起仗着靠山的庸碌之辈得意?”

晋安阳上前道:“陛下,官者,民之母父,自不能任由庸碌之辈占据。不如命州、府、县三级官员重新上报述职文书,再行评选。陛下明旨,既往不咎,岂不更好?”

旁的官员也看出些许意思,陛下定是想培养自己人,只是不知为何,未从京官中选择,反倒先选起了地方官。这些被埋没的官员一朝被提拔,有多感激陛下自不必说,定是誓死效忠。

陈承闻言点头,却又冷冷道:“如此,便依爱卿所言,要三级官员重新述职。只是传朕命令,若有胁迫、威逼下官者,一经发现,即刻革职,永不起复。”

群臣闻言,自无不可,均山呼万岁。

陈承示意退朝,却又停下脚步,饶有深意道:“安乐乡主,王太侍在宫中虽衣食不愁,却难免为你忧心,不妨入宫探望太侍。”

陈晓闻言只攥紧了手,连忙跪地谢恩。

陈承并未叫起,头也不回地带着宫人们离开,倒让陈晓十分尴尬。众大臣也都不敢与陈晓来往,均避之不及,各自散去。

陈承回到御书房后,秋月便暂且离开,待一刻后方才回来。他将一封书信呈上,低声道:“陛下,武统领着人送来的。”

自二皇女被放出宗人府,王太侍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日日送书信给陈晓。只是他不知早就被禁军查获,禁军只佯装被其收买而已。

陈承撕开一角扫过,见又是些催促陈晓入宫以及叮嘱父族的话,微微扬起唇角:“誊抄了送出去吧。”

形势所迫,一直拖着原剧情也无甚意思,倒不如狠狠推进一把,试探出世界意识的底线。

按着小皇文的一贯精神,只要主角大搞特稿、幸福生活,权势兴许只是点缀而已。若王明月当真不能出宫,她就把他和陈晓一起圈禁在宫里,放在眼皮子底下。

即便不能蒙混过关,她也绝不让此方小世界好过,定要在死前拉个垫背的。

陈承正想着,就听秋月来回:“陛下,安乐乡主求见。”

陈承掩下唇角的一丝笑意,说道:“让她进来吧。”

说曹操便有曹操到,可见人是不经说的。陈承如今方仔细看了陈晓正脸,见她生得剑眉星目、神色平和,忽略她绷得死紧的双手,断乎想不到这会是个杀死姐姐、气死母亲的人。

陈承心道怪不得王明月不喜欢她,原来是喜欢长相温雅的。她自家人知自家事,原主长得本就偏向英气,她穿越过来之后又带着一身煞气,自是与陈晓两般模样。

陈晓规规矩矩请安,笑道:“臣蒙陛下天恩,方才有今日,自是感激不尽。陛下言说要臣入宫探望太侍,臣亦是感激,自当从命。只是太侍居于后宫,臣身为外女,终究不好擅入。”

她心中想着王明月,若能与他来个里应外合,不愁这天下落不到她手里。她素来不服这个妹妹,如今人在屋檐下,倒也不得不低头了。

陈承笑道:“皇姐说笑了,我们原是一家亲友,他们亦是皇姐的妹夫。何况他们不爱走动,倒也不怕冲撞。只是皇姐这样说,朕倒也不好逾越。”

说着便看向一旁,说道:“秋月,你挑几个宫人随安乐乡主一同去寿康宫伺候。”

陈晓反问道:“陛下不随臣一同去吗?”

皇家以礼法治天下,自然包括孝道。太侍虽只是陈承的庶父,她见了也是要请安问好的。从前皇帝遇见后宫有太侍的,大多是将他们远远打发在寿康宫,四时送些时令瓜果蔬菜便当是尽孝了。

太侍们没了庇护,自不敢去挑皇帝的礼,便都只在后宫走动,远远遇到皇帝仪仗便避开。

陈承瞥了一眼奋笔疾书的起居注,暗暗猜测她在写什么,便只笑道:“朕心中念着太侍安康,只是政务繁忙,待忙完了,又不好打搅太侍们。皇姐不知政务繁多的苦,日后也要帮朕分担些,皇姐可别嫌累。”

陈晓碰了一鼻子灰,心道她才不会真的重用自己,顶多给她扔些繁难小事。她勉强一笑,拱手去了。

秋月早选好了几个宫人,暗中叮嘱了几句,方入殿中。他不解陛下明明并不惧丞相权势,却容忍贵君与安乐乡主,但他见陛下胸有成竹,便也不敢进言。

天下没见过自己给自己戴绿帽子的女人,陛下也真是怪人。

他掩下心中所想,安静地立在一旁。

陈承只捡了奏折来看,不多时便有宫人回话说丞相求见,便心知她是来辅政的,便也让她进来。近来她处理政事越发得心应手,但好在丞相不多嘴多舌,留她在一旁也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后宫中,因王明月被拘束在长安宫学规矩,云熹心情极好。再加上陈承毫不掩饰的偏爱,更是让他容光焕发。何况无需早起请安,更是睡饱了才醒,极为滋润。

今日一起,他懒懒地任由宫人侍奉他梳洗,随口问道:“今日宫里有什么新鲜事不成,怎么听外面似是热闹些。”

春雨向窗外一看,见是几个洒扫宫人在说笑,便道:“这些人仗着您好性儿,越发没规矩了。”

云熹抬手止住,说道:“又不曾误了做活儿,倒也不必苛责,你只说有什么事就是了。”

春雨小心翼翼看向云熹,他虽然才服侍云熹没几天,却知道他极为不喜贵君与安乐乡主,若得知消息定会不高兴。

他低声道:“听前面跟着的人说,安乐乡主得了陛下口谕,能入宫探望太侍。外女都能随意入宫,可不就是稀罕事。”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