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 45 章

海州港口的血战持续了整整一夜,直至黎明时分,倭寇的攻势才在守军顽强的抵抗和不断增加的伤亡下,如同潮水般暂退。海面上漂浮着破碎的船板、破损的兵器和失去主人的尸体,海水被染成了淡淡的褐红色。城墙垛口布满箭痕,码头区域一片狼藉,硝烟与血腥味混合在一起,弥漫在清冷的晨雾中,诉说着战争的残酷。

楼默之依旧挺立在指挥台上,玄甲上溅满了血污,眼底带着血丝,却依旧锐利如鹰。他迅速下达命令:“清点伤亡,抢修工事,补充箭矢滚木,救治伤员。巡逻船队前出十里警戒,防止敌军佯退再袭!”

将士们虽然疲惫不堪,但看到主将与他们一同浴血奋战,且成功击退了敌军第一次大规模进攻,士气反而愈发高昂,依令迅速行动起来。

然而,战争的阴云并非只笼罩在海州上空。千里之外的京城金銮殿上,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随着海州的烽火而骤然升级。

晨钟初歇,百官列班。龙椅上的皇帝面色沉静,听着各部臣工奏报日常政务,仿佛东南沿海的战事尚未传入九重宫阙。

突然,御史队列中,一位隶属忠勤伯派系的言官手持玉笏,疾步出班,声音悲愤而高昂:“陛下!臣有本奏!弹劾海州知州楼默之,御寇无方,轻敌冒进,致倭患大作,生灵涂炭!更兼其借御寇之名,行揽权之实,擅调军粮,苛虐地方,致使海州怨声载道,民不聊生!臣恳请陛下,即刻罢黜楼默之,另选良将,以安东南!”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许多不明就里的官员面面相觑,交头接耳。

紧接着,又有几名官员出列附议,言辞愈发激烈,甚至有人隐晦提及楼默之“年少气盛,恐非托付边防之重任”,暗示其能力不足,德不配位。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楼默之之前的功绩,只抓住眼前战事激烈、海州受损这一点大做文章,试图将楼默之塑造成一个引发祸端的罪人。

龙椅上的皇帝眉头微蹙,目光扫过殿下群臣,最后落在一直垂眸静立,仿佛老僧入定般的楼相身上:“楼爱卿,对此,你有何话说?”

楼相这才缓缓出列,步伐沉稳,脸上不见丝毫慌乱,甚至带着一丝沉痛。他先是对御座深深一揖,声音平和却清晰有力地传遍大殿:“陛下明鉴。老臣方才听闻几位同僚所言,心中亦是沉痛万分。”

他话锋一转,并未直接为儿子辩解,而是道:“倭寇为患,非一日之寒。海州地处要冲,历来为倭寇觊觎之地。犬子默之到任以来,整饬市舶,巩固海防,推行新政,皆是为国为民,陛下亦曾明旨嘉奖。如今倭寇大举来犯,正是因其先前举措触动了倭寇与内贼利益,故招致疯狂反扑。此非其过,实乃其功所致!”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那些弹劾的官员,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至于所谓‘御寇无方’、‘民不聊生’,老臣敢问,奏报何在?证据何在?莫非仅凭几句道听途说,便可否定前方将士浴血奋战之功?便可轻易罢黜一位陛下亲简的封疆大吏?若如此,岂非令忠臣寒心,令将士齿冷?今后谁还敢为国守边,锐意进取?”

他再次向皇帝躬身:“老臣并非要为子讳过。若默之果真御寇不力,致使城破地失,老臣第一个请陛下治其重罪!然如今战报未明,海州将士正在舍生忘死,浴血抗敌。此刻在朝堂之上,仅凭猜测便妄加指责,甚至要求临阵换将,老臣实不知,此举究竟是出于公心,还是另有所图?”

楼相一番话,有理有据,既点明了楼默之被攻击的真正原因,又将问题拔高到了“是否支持忠臣良将、是否肯定革新图强”的层面,更是暗指弹劾者别有用心。

皇帝听完,沉吟片刻,缓缓开口:“楼相所言,不无道理。海州战事未明,确不宜妄下论断。然倭患猖獗,亦不可不察。”他目光扫过殿下,“兵部。”

“臣在!”兵部尚书立刻出列。

“加派斥候,尽快查明海州真实战况。另,着令浙江、福建水师,加强戒备,若海州求援,需及时策应,不得有误。”

“臣遵旨!”

“至于楼默之……”皇帝略一沉吟,“待战报详实后,再议功过。”

皇帝没有立刻支持弹劾,也没有明确支持楼相,留下了余地。但阻止了立刻罢黜楼默之的动议,并命令周边水师策应,这本身已是一种态度。

退朝后,楼相面无表情地走出大殿,几位门生故旧围拢过来,面带忧色。

“恩师,忠勤伯此番发难,来势汹汹啊!”

楼相脚步未停,目光望向东南方向,声音低沉却带着一丝冷意:“跳梁小丑,无非是想借倭寇之手,除去默之,断我楼家一臂。但他们忘了,海州不仅是默之的海州,更是朝廷的海州。”

他回到府中,并未休息,而是径直走入书房,屏退左右。他展开一张密信纸,提笔蘸墨,略一思索,便快速书写起来。信中,他并未过多询问战况,而是将朝中局势、皇帝态度、以及忠勤伯一党的动向简明告知,最后写道:“……危局已成,非独海州之危,亦乃国本之争。援军恐受阻挠,需早做万全之策。必要时,可示之以非常之险,或能引动非常之力。”

他召来一名绝对心腹的死士,将信用火漆密封,郑重交代:“即刻出发,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快速度,亲手交予默之。告诉他,京城有为父,让他放手去做,但求……速决!”

死士领命,无声无息地消失在阴影中。

楼相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庭院中略显萧瑟的秋景,目光深邃。他知道,仅仅在朝堂上防守是不够的。忠勤伯既能鼓动言官,就能暗中拖延甚至阻挠真正的援军。海州面临的危险,远不止海面上的倭寇。

他必须为儿子,也为海州,寻一条真正的生路。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重重宫墙,望向了某个远离朝堂喧嚣的清净之地。

或许,是时候让那位一直超然物外的“闲散王爷”,不得不做出选择了。

海州,暂获喘息的楼默之,刚刚收到城内危机解除、苏弦序无恙的消息,还未来得及舒缓紧绷的神经,亲兵便送来了父亲那封语焉不详却字字千钧的密信。

看完信,楼默之的脸色变得无比凝重。他走到沙盘前,目光掠过海州,望向更广阔的疆域和那条通往京城的漫长水路。

朝堂的刀,果然比倭寇的刀,来得更快,也更狠。

“父亲……”他低声自语,指尖重重按在沙盘边缘,“我明白了。”

非常之险,引非常之力……他需要一场足够大的胜利,或者一场足够惊心动魄的危机,来打破这僵局。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城外暂时平静、却暗藏汹涌杀机的大海。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