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又传来一个消息,去年发动兵变的王则被围剿。虽然他占据贝州城,拥有坚固城墙的优势,但官兵通过挖掘地道破城,将王则俘获,不日将被押送京师处死。
吴父也将随押送队伍回京。
全家顿时兴奋起来,尤其是刘耘娘,掰着指头盘算丈夫何时归来。然而没过几天,朝中有人密报徐州有举人图谋谋反,吴父行至半途又被紧急征调。
听到“徐州”二字,吴悦便知该来的终究来了,这“另一只靴子”终于落地。但转念想到尚且在世的石介,吴悦又不确定这次夏竦会如何出招。
历史上,夏竦曾伪造书信,称石介并未身亡,而是与富弼合谋,前往辽国寻求援兵,致使仁宗两次意欲开棺验尸。如今石介尚在人世,能亲自辩解,不知夏竦此次会如何发动攻势。
恰好剧院落成,准备试营业。吴悦天天泡在剧院后台,扮成丫鬟模样,观看她们开业前排演剧目。她当然也另有目的,柳永身为著作郎,是天子近臣,这是她目前能最快获取朝内信息的渠道。作为知晓石介与她家关系的人,吴悦并不需要柳永真的泄露什么,除非朝中有人默许公开信息以引发公愤,但是她也可从柳永的神情中探知一二。
柳永本来只是因为魏都知所托,来监制自己改编的戏文,不想他渐渐被戏剧魅力吸引,反倒比魏都知还要积极。吴悦选择交由他改编的第一部戏剧,正是经久不衰的《梁祝》。
梁祝传说起源于东晋,相传梁山伯曾任鄞县(今宁波)县令,病逝后与祝英台合葬。在长期流传演变中,故事融合了多个古代元素:南朝民歌《华山畿》中棺木为侬开的殉情情节;晋代《搜神记》中《韩凭夫妇》的化蝶意象;以及与东晋推崇的贞烈观念相合的义妇形象,这些杂糅都体现了不同的改编者想体现的社会价值取向。
直到晚唐,张读的《宣室志》才首次以文学笔法完整记载梁祝故事,包含了“女扮男装求学”“同窗三载”“合葬化蝶”等核心情节,并提及谢安奏表祝英台墓为“义妇冢”,这个故事才从民间传说正式成为文学叙事。宋代的地方志不仅记载了宁波梁祝墓以及庙的存在,还加入“巨蛇护冢”“祷之彻应” 等灵异元素,展示了当地独特的信仰色彩。而直到元代白朴创作杂剧《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梁祝故事才正式从传说登上戏曲舞台,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题材。
吴悦选择《梁祝》,除了因为这个主题在后世也经久不衰,甚至连老外都知道此乃中国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另一个原因是故事发生在书院。女主角女扮男装的设定,天然避免了恶毒女配强行推动两女争一男的狗血情节。她最厌恶这种辱女桥段,仿佛所有女人都非得围着一块“狗屎”互相倾轧似的。
当然,她也不打算美化祝英台的殉节行为,甚至因为有自己的政治上的小打算,打算魔改一下,夹带点私货。因此,柳永最终拿到的版本与他曾读过的张读《宣室志》记载大相径庭。
她仍记得将剧本交给柳永、魏都知后,三人围读剧本时的情景。
“所以祝英台不得已嫁给马文才,是因为二人曾同处书院读书,马文才识破了她的女子身份,便暗中留存她的笔记作业,命下仆仿制字体伪造书信,制造暗通款曲的假象,逼迫祝父祝母将女儿嫁与他?”魏都知诧异地问。
吴悦点头。
“马文才身为太守之子,却在官声上不及寒门出身的梁山伯。他娶祝英台,实则是为了斩断祝家对梁山伯的钱财资助,让这个寒门士子再无门路疏通关系,只能在地方小官任上蹉跎至死?”柳永抚须沉吟道。
吴悦又点头。
魏都知有些不满,生气地说:“难道上官都如此昏庸?只看背景提拔,全然不顾才能?竟容恶人一手遮天?”她突然意识到什么,住口不说。身旁的柳永不正是如此?虽在地方颇有政绩,却因年少放荡不羁,且是恩科进士出身,而被传统士大夫轻视。
柳永却只是笑笑,不以为意:“小娘子这戏改得倒是贴合现实,比起那些只讲情情爱爱、让马文才因祝英台容貌生痴的戏码,倒是真实得多。”官场之中,多数人眼中看重的唯有晋升,多少人肯将女儿嫁给年纪足可当祖父的上官,只为换得提拔之机?此类事柳永早已见惯,并不稀奇。
但魏都知仍感不满,身为女子,她本能期待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忍不住纠结。
“祝英台为何不站出来指证书信伪造?若按我的性子,定要大闹官府,即便非嫁不可,也该拉着马文才同归于尽,让他在成亲之日共赴黄泉!”
吴悦欣赏地望着生机勃勃的魏都知,身为东京城风月场中摸爬滚打的都知(唐代遗风里,这是娱乐行业头牌妓女的尊称,相当于各馆花魁),她岂会不明白祝英台的苦衷?
女扮男装求学本就已是家族对她的宽宥,若再当众撕破脸皮,只会让祝家其他女子永无婚嫁之日。但魏都知骨子里的反抗意识从未熄灭,她拒绝给富商做妾,执意留在烟花之地护佑其他女子,这份清醒本身便是对男权社会陷阱的无声抗争。只是这种清醒太过痛苦,很多时候,迷迷糊糊度过一生反而更轻松。
世间女子多艰难。
自周代《礼记》提出“男女授受不亲”起,女性身体便被视为家族荣誉的象征,贞洁被拔高为道德的终极标准。私物作为身体的延伸,其外流往往被等同于身体接触。
古代司法与社会舆论奉行“有罪推定”,女子需自证清白,而男子掌握绝对话语权。古代社会又以家族为基本单位,女子贞洁直接关联家族婚嫁、科举、社交等核心利益。若女子因私物外流被污名化,家族可能面临“婚嫁难”等风险。因此,家族常迫使女子嫁给“私物持有者” 以掩盖丑闻。
明代话本《醒世恒言》记载,某女子珠钗被匠人拾得,其父强令其下嫁,美其名曰成就姻缘,实则为保全家族颜面。古代女性缺乏独立经济地位,“贞洁”成为其获得社会认可的核心资本:未婚女子若被污名化,将面临无人敢娶的困境,只能依附家族生存;已婚女子则可能被休弃,沦为弃妇,丧失法律与经济保障。明代《列女传》也载,一农妇因发簪被路人拾得,遭夫家休逐后“乞食三日而死”,可见名节受损直接危及生存权。
当女子无法自证清白,又不愿屈服于威胁或接受被迫婚嫁时,“死”成为维护名节的唯一选择。这既是对礼教的妥协,以生命符合烈女标准,也是对污名的反抗,通过死亡将自己塑造为“贞洁烈妇”。
清代《烈女传》收录的237例烈女中,60%以上因“疑似失贞”而自杀,其碑文多刻有“以保身全节为念,遂捐生以明志”,但是这是主动求死,还是被人逼死就不得而知了。
市井社会对桃色新闻的猎奇心理,更会加速私物事件的传播与扭曲。有一女子因掉落发钗被书生拾得,经街头巷议演变为二人私会定情的谣言,最终女子不堪流言投河自尽。可见,私物本身的“证据性”被无限放大,形成事实不重要,舆论造成就即罪名。
吴悦选择这个故事,除了想嘲讽“贞洁神话”对女性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控制,还想侧面讽刺“自证无解”这一自古至今存在的规训。其吃人的本质从不区分性别,只取决于地位高低与实力强弱。
夏竦对石介恨之入骨,源于石介作《庆历圣德颂》,褒扬改革派,贬斥保守派,直指反对革新的夏竦等人为“大奸”。此举让夏竦等人怀恨在心,结为死敌。此颂刚脱稿,孙复便对石介说:“子祸始于此矣!”
庆历四年(1044年)三月,石介被罢官,正是因为夏竦为泄愤,命家中女奴模仿石介笔迹,伪造了一封其写给富弼的信,谎称改革派计划废掉仁宗另立新君。范仲淹等人百口莫辩,只得请求外放。
夏竦用的正是“自证无解”的阳谋,他无需确凿证据,只需在仁宗心中埋下猜忌的种子,让朝中议论纷起即可。
舆论常以“有罪推定”倒逼举证(如你说没做,倒是证明啊),现代社会亦然。若有人称视频中的自己是换脸伪造,且身上并无所谓的特征,舆论却可能逼迫其自证清白,如“你说不是你,脱了让我们看看”。前些年,一名取快递的女孩遭人造谣诽谤,虽最终胜诉,却已承受了舆论带来的伤害。
在社交媒体发达的后世,人们还能说“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当前的北宋,尚未经历后世舆论场的“反转再反转”,而吴悦偏要将那群恶人惯用的肮脏手段公之于众。
无论是政治领域还是性别领域,掌握资源的群体,总会通过制定规则与垄断解释权,将弱势群体推入“被定义”“被裁决” 的绝境。这本质上是权力集团对“事实认定权”的垄断,他们可以随意界定“谋反”“不忠”,而受害者根本缺乏对等的反驳能力。
但既然他们使出这种下作手段,恰恰说明他们还要脸,他们清楚自己行径不义,才需要借舆论抹黑来掩盖。吴悦偏要将他们的虚伪脸皮踩在脚下,要玩政治斗争就光明正大,何必搞阴私手段?
她还要逼仁宗这个素重颜面的皇帝,不得不站到真正的中立立场上。你以为仁宗看不出先前那封“废立书信”是伪造?他当然知道,但夏竦等人早已给他搭好了台阶,他只需顺坡而下即可。可吴悦偏要拆掉这架梯子,让天下悠悠之口再无曲解余地。
古代帝王为何总要强调君权神授或依赖儒家礼法统治?正因他们需要在既定规则下行事,即便破坏规则也得找借口,否则就会像后世美国那样,以“基于规则”为名行单边主义之实(如芯片禁令、长臂管辖),看似破坏具体规则,实则在摧毁自身合法性的根基。这种行为,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伪造书信构陷他人谋反并无二致,都是对信用体系底层逻辑的毁灭性打击。
除了这新编《梁祝》,她还打算日后联合毕昇,选取“烽火戏诸侯”、“指鹿为马”、“巫蛊之祸”、“狼来了”、“蒋干盗书”等经典故事,用漫画形式制作一本《儿童该看的100篇故事》。这些故事聚焦上位者或阴谋家,揭露他们如何利用信息不对称与权威地位,蓄意制造信任裂痕以谋取私利。信任如同易碎品,其建立需长期积累,摧毁却只在瞬间,就像堤坝出现第一条裂缝后,溃堤风险会呈几何级增长。
她要用故事直接呈现信任崩塌的不可逆后果:国家灭亡(周幽王的西周覆灭)、政治溃败(汉武帝“巫蛊之祸”引发的宫廷动荡)、文化堕落(赵高“指鹿为马”消解是非标准),以此警示世人,任何对信任体系的恶意破坏,终将招致灾难性反噬。
吴悦觉得柳永应该看出了什么,但她并不在意。对熟人,她向来不掩饰自己的特殊。
你看家中母亲、姐姐等众人,早已潜移默化地听从她的安排。这便是在慢慢打造人设:一个聪明伶俐、有能力解决问题的形象,让她们日后习惯先询问她的意见。毕竟每次都能给出解决办法,如此一来,等到事情涉及她自己时,便不会被隐瞒或擅自替她做决定了。
其实很犹豫要不要放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本来也是后世演绎,找不到别的好例子,先这样吧。
我们幼年所看的文字,都会在成年后突然理解,这就是教育积累的 “延迟效应”。
完了,沉迷在自己的艺术当中了!
[让我康康][让我康康]
别抛弃我,再看下去试试。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6章 第 66 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