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和亲功成

滑国使臣再次来到大梁,是在开文二年的初雪到来之后。彼时,整个皇宫都沉浸在一种难言的喜悦之中。因为谢朝兮已经下旨赐婚予言阙和林乐瑶,预备于十一月初六时,同林燮与晋阳长公主一起在宫中大婚,也免了林、言两家来往恭贺之扰。

按照太皇太后的要求,一应花费均由国库担着,虽说谢朝兮明里暗里地“暗示”礼部,先帝孝期刚过,不可过于奢靡,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皇后为了兄长,太后和太皇太后为了晋阳,这场婚礼办得何止是尽善尽美,简直是——令人发指!

谁来告诉他,同样是搭建青庐,金丝楠木和红酸枝究竟有个毛的区别?难道就只是单纯想要贵的不要对的?

库房里明明有很多要赐给官员诰命的凤冠霞帔,为毛还要费心费力地重新打造?反正一辈子也就穿这一次!

谢朝兮看着来报账的官员,无奈地揉了揉太阳穴:真特么怀念前世挥金如土的生活啊。

在这种时候,滑国使臣的到来,不啻于一个锃光瓦亮的出气筒。谢朝兮似笑非笑地看着那使臣,意思很明白:如果不是什么好消息,你怕是出不去这个门。

使臣觑着谢朝兮的神情,暗中擦汗——果然还是今天穿少了么?怎么感觉屋里比外面都冷……

他倒也乖觉,看出眼前的大梁皇帝笑里藏刀,寒暄了几句,便将国书奉上。

洋洋洒洒的文言文谢朝兮看了就头疼,习惯性地略过前面那一大段贺词和问候语,直接切入正题,然后他就没脾气了。

与前几次不同,这回国书的落款是滑国国主秦珏,当然多半是摄政王代为拟写的。总结来讲,消息是好消息,回应前次谢朝兮所言联姻之事:滑国国主膝下有爱女,名玲珑,丕昭淑慎,温恭懋著,欲与大梁结成秦晋之好。

无论玲珑公主有什么想法,终究她的父亲和摄政王都很懂得物尽其用。一个小国公主,到了年纪总是要被出卖的,若不是大梁,也就是大渝、北燕这些地方。

即便是国主无子,要留一个继承人,也还有其他公主不是?玲珑虽好,却不是唯一,也远不如璇玑公主的谋算聪慧。

不过,眼下合宫都在布置那两桩婚事,皇后入宫也不足百日,大可不必急着下明旨,免得伤了言家之心,得不偿失。

大婚的前一晚,林燮和言阙都入了宫,他们三人在遂安殿痛饮了一日。据说那是昔年他们伴读攻书之处,如今已被视为“潜邸”一般的所在,平日自然无人涉足。

干制过的合欢花入了清酒,有绵长而清淡的回味。推杯换盏时,都是浅斟低酌,不似军中一般豪饮,亦不会误事。

他们在一起谈东谈西,无关国事,林燮与言阙会提起从前,不需要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就如读书人的诗会,淡如清泉。如果放到前世,有点类似于单身夜party?

说起来谢朝兮是三人里面最年轻的,反而成婚最早。

他们仨的联姻是个圈儿,互相娶了对方的妹妹。都说三角形是最稳定的,萧选是怎么想的,居然打破这个平衡?

酒半酣时,林燮似乎借着酒劲儿,提起林静怡。

林燮说:“乐瑶出嫁,母亲就要张罗给静怡说人家了。”

谢朝兮笑着斟酒,眼神迷蒙。

林燮又叹着气说:“静怡虽是我义妹,但总归是平民医女出身。要攀附高门显贵自然不能,静怡自己也是不愿的。母亲说,若是趁着恩科选一位文人举子,倒不算辱没。可这个意思一提出来,静怡总是不搭话,只说要继续侍奉母亲。”

“大约静怡姑娘已有了意中人吧。”谢朝兮含混不清地回答。

“……母亲也是这般猜测,便着乐瑶去问静怡的意思。”林燮抬眼瞧着谢朝兮,“乐瑶同我说,**不离十了。”

谢朝兮似乎被戳中了什么笑点,笑了好半天,才道:“听闻这个年纪的女子啊,都相信英雄救美、一见钟情什么的,静怡姑娘在林家也碰不见外头的人,她钟情的男子,说不定就是你吧?”

言阙在一旁听见,忙说:“皇上可别打趣林大哥了。他可马上要做您的妹婿了,岂敢招惹其他女子?”

大梁规矩如此,驸马终生不得纳妾,除非公主无子。

“如今还不是呢,言阙,你如此紧张做什么?美人爱英雄,情之一字,岂是礼法能拘束的。”谢朝兮淡淡道。

然而林燮摇了摇头,深深地看着谢朝兮的面容,沉声道:“静怡……她钟爱合欢花。”

如此所答非所问,可合欢美酒的香气仍在鼻息之间萦绕不绝,聪慧如言阙,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关窍。

而谢朝兮……又如何不知。

合欢花算什么,钟情于心不能忘怀的,不过是记忆中喜爱合欢花的那个人罢了。其实谢朝兮并不喜欢合欢。因为它每到开放之时,风吹花落,太过柔弱。

可有句话说得好,爱屋及乌。

谢朝兮也瞧了林燮一眼,耸了耸肩膀,“你是为人兄长的,即便是义妹,也不该害她到这见不得人的去处。”

“……静怡若知晓皇上这般……怜惜,怕就不会觉得委屈了。”林燮缓缓道,他的眸中有一种飞雪般的冷意,“她说……若能守着心中牵挂的人,也是一种福气。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若是不能……那便远远瞧着,守着自己的心便是。”

就像原著里,静妃在一方小小的芷萝宫,望着那株楠树,便能守了林燮半生光阴。

这偌大的后宫,多一个少一个,对谢朝兮而言,并不十分重要。可他总觉得,林静怡本可以悬壶济世,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总之不该被圈在这里。

可既如此……便成全了她吧。

“眼看就是年下了,又是皇后新立,不宜再选新人入宫。”谢朝兮轻声道,“这是给玥儿应有的尊重。待明年三月春暖花开时……再做定夺吧。”

其实谢朝兮从不曾称呼皇后为玥儿,但在言阙跟前,总要显得亲密一些。如今宫中人人都知晓,皇帝陛下是个彻头彻尾的工作狂,鲜少踏足后宫。而自从有了皇后,皇上便再未临幸过旁人,真真是专房之宠了。

既然要做戏,就得做的真一点,别急于一时。

林燮遂拱手道:“臣代静怡……谢过皇上恩典。”

“她若后悔了,你可记着告诉朕。”谢朝兮道。

“臣……会转达皇上的旨意。”

一日荒唐酒醉,所幸不曾误了大事。初六当日,咸安殿红成了一片海洋。在群臣瞩目之下,谢朝兮看着两对新人三跪九叩,一拜天地神明,二拜帝后高堂,三拜夫妇相偕,再由宫娥引入各自的青庐之中。

群臣痛饮三大白,恭贺之声不绝。太皇太后和皇后的脸上都带着难得的欢喜,谢朝兮也算安了心。他为晋阳长公主赐下的宅邸就修建在林府旁边,中间有角门可以联通,不过估计用处不大。林燮和晋阳琴瑟和谐,大约也用不着两地分居。

至于林乐瑶,更不需要他来担心,言阙绝不会委屈了她。

忙忙碌碌,纷纷扰扰,这一年也如此过去了。

翻年正月里,皇后即被查出有了两月身孕,于是普天同庆,宫内宫外的女眷几乎要踏破了正阳宫的门槛。谢朝兮一面精挑细选了御医给皇后安胎,一面嘱咐言府送了数名妥当积年的嬷嬷入宫照看。

比起浑水一片的皇宫,谢朝兮更相信言府的旧仆。

【系统:还别说,明明是萧选的孩子,你比亲爹还尽心。】

【谢朝兮:不看僧面看佛面……多亏了这孩子有个好舅舅,不然老子搭理他?】

待到春暖花开之际,滑国公主和亲大梁一事亦公诸于朝堂之上。朝臣对此事极力迎合,并趁此机会劝谏谢朝兮选取良家秀女入宫,充斥内庭。

在群臣看来,皇后有孕不能侍寝,潜邸的两个旧人也不大尽心,总不好让皇上……“憋着”。于是体贴的臣子们便奉上了数位贵女的名册,供皇帝选择。

这些贵女相对来说选后那次并不十分出众,不过也是世家大族出身,但观其父兄,却未必身居高位。盖因皇后初初有孕,未知男女,比起联络重臣,后宫更需要的是安定。

然而谢朝兮迟迟没有旨意。

随着玲珑公主的和亲使团一步步接近金陵,新婚不足半年的林燮受秘旨离开都城,驻扎于北境。目的很明确,就是监视大渝、北燕、北周的一举一动,防范那一场三国联盟的危机。

为确保无虞,言阙也随军前往。彼时林乐瑶亦有孕在身,夫妇俩于金陵城外泣别,后林乐瑶回林府养胎,由晋阳长公主看顾。

开文三年三月二十四,玲珑公主入京,暂居皇家外馆保成宫。

那一日,出于一个演员的优秀素养和职业道德,谢朝兮微服去了保成宫,与玲珑公主来了一场痛哭流涕的重逢,场面异常悲切,男默女泪。

次日,谢朝兮下发明旨,册滑国公主秦氏玲珑为祥妃,赐居瑶华宫。

大梁后廷以正阳宫为首,最为华贵雍容。其次便是瑶华宫,自古以来都是宠妃所居,有“西宫”之称。如此恩宠,应当是足够蒙混过关了。

之后的一个月,祥妃也得到了专宠的荣耀,几乎小半个月,谢朝兮都宿在她的寝宫,这大概是登基以后从未有过的。宫中疯传祥妃狐媚惑主,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偶然几次去正阳宫,谢朝兮轻而易举地哄好了皇后,并授意她拿出正宫皇后的手腕来,不必太给祥妃情面。

细节之处,他不愿说太多,皇后足可以领会。

而从高湛每日报上来的消息可知,这位祥妃娘娘空有恩宠,内里的日子可不太好过。

然而她是不能也不敢对谢朝兮说的。她要维持自己在谢朝兮心中温柔大方的形象,决不能轻易涉足宫斗。毕竟谢朝兮是聪明人,她也是,她知道那些小打小闹的妇人算计根本瞒不过谢朝兮,就只能暂且忍耐。

她不说,谢朝兮便装作不知道。

一个月后,北境传来战报,边关告急。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