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十章

黑云遮月,朔风卷地。

北军抵达云中郡,与边军会合。

为减军资,此役卫青部仅麾万卒,眼下正陈兵河东,与匈奴二王十万馀部隔河相望。

天子亦深知此战凶险,除备战外,出兵之前,即亲率公卿衅旟纛于太庙。犹不放心,特令太史三卜三筮,以决吉凶。

河朔地区的军备早在三载前便已开始着意探查,此时已积案甚多,足可用战。

朝廷上下,伏听之士甚众,是以刘彻阴令卫青必须密至云中,不可泄露行军所向。

宫中俱已戒严,诏百官禁觐上,议事皆诣丞相府。故朝中知此战将攻河南者,也唯有天子、丞相、主帅三人而已。

三军连日昼伏夜行,疾奔七日即抵达云中城外驻扎,一众俱已疲然。

卫青到地便立刻着手安排北军与边军行伍编制,也顾不得休息。诸葛亮本欲帮忙,被卫青拦下了。

“大战在即,先生顾好身体。”

诸葛亮确也有些支不住,便未推辞。叫了一个小卒把军报抱到自己帐内,便先去休息了。

刘备傍晚传夕食送到诸葛亮处,见诸葛亮刚睡醒,坐在床上阅牍,便笑道:“丞相好梦,用饭否?”

诸葛亮勾唇摇了摇头反问:“陛下何故前来?”

刘备随手把食案置于地上,叹口气:“卫将军忙了一整天,现在还不肯用饭,我想请你劝劝,熟料你也不吃。”

诸葛亮轻笑,长身下床披衣:“自然亮去劝。”

鼓击二更,四野一片黑黮,唯极辽远处隐有犬吠,起伏相应。

主帐中灯火通明。

卫青撑身于案,俯视舆图,蹙眉思索。

诸葛亮立在对面读军报,少顷抬眸:“仲卿有所得否?”

卫青摇头:“未。”

他扫了一眼分毫未动的饭,笑道:“劳先生陪我许久,青命人把饭热一下?”

诸葛亮摇头:“不必。”随手端起旁边微温的药,啜了一口。抬眸细细将舆图扫视一遍,目光投至阴山时,眉轻蹙了起来。

“先生以为?”

诸葛亮俯身,仔细将阴山北麓观望了数遍,然后垂眸,须臾抬眸迅速扫了眼舆图西侧,又垂眸,如此反复——这模样卫青与刘备俱已十分熟悉,是诸葛亮思考时的常有姿态,是以皆静默不曾打扰。

许久,诸葛亮沉然开口:“亮以为别令一军,大作旗鼓,行焚阴山北麓。”

卫青闻言,心下一跳,暗道此人确实识见非凡,又想起临行前天子的嘱托,更暗惊于刘彻的先见卓识。

他正低头思索斟酌,见诸葛亮忽地躬身咳嗽起来,刘备起身来到他身后,轻轻拍背顺气,待得喘息匀定才住手。诸葛亮撑案直起身体,开口声音微哑:“卫将军……”

卫青心下轻轻叹口气,摒去方才那些念头,点头道:“虽甚伤百姓,然而确然良法。青不若先生果决。”

他回身去书案上取了笔牍,一面运笔草草,一面叫传麾下诸将,不忘命诸葛亮先去休息。诸葛亮闻言,不由无奈微笑道:“事体一毕,将军便忘了,亮是来要你吃饭的。”

卫青:“啊……”

此战凶险,卫青总督军马,深荷重任。估算敌我差距,知此战必然可胜。他私心欲保全诸葛亮,也想看看其究竟水平如何,是以不令其率军行动,而阳委以指麾中军之职。

若诸葛亮堪任武事,则可更委重任,若其不堪,弃之足矣。

三月甲子昧爽,卫青戎装带剑立矟,发令布将,宣布开战。

先锐军修了浮桥,卫青待全军过河后,便下令焚之。当时全军震颤,随即沉默。

三军之势,如霜刃之寒美,似枭之沉寂,阴行入于河南。

浮桥既断,此即是不归路。若胜,则大军扫荡河南,渡北河,案阴山,平戎余部,凯旋陇西,为大汉功卒。

若败。

则拼将头颅斩戎奴,燔原竭泽,以待后来。

烈烈长风彻贯朔北,赤龙敛甲伏鬣,无声疾行。二王驻地,遥遥在望。

彼方苍狼掩目沉眠,毫无所觉。

“孔明。”

卫青回眸,冷硬的甲胄中透出一丝笑颜。诸葛亮无声点头,接青麾在手。

这一瞬顾虑俱忘,提刀上马,皆为报国之士。卫青转头望了一眼南方,随即冷眸,紧缰提矟,马蹄声爽利的响起,如藏锋的利刃骤然出鞘。

部下三千卒随即紧紧跟随,蹄声踏入大地。

身后诸葛亮发号施令声响起,鼓鼙声隆隆如暗夜群山,是进军的号令。

卫青再不回头,清叱发令。

二人令声如鹰鹞紧逐,磅礴动地。

“麾北!举火!”

“杀……”汉军齐声呐喊,喊杀震天。鼓鼙振奋士气,军如猛虎下山,占尽先机,飞扑而去。

鲜红鳞甲刹那赪明,赤如烈焰的鬐鬣翕张飞扬,丹砂般眸珠倏然点亮。

那庞然头颅高高昂起,抖身躯震然长吟。

苍狼闻声眼眸猝然睁开,迅速伏身,翡色瞳子微微泛出婪光,涎水滴答于地,喉中呜咽低吼。

蹄声卷地如雷雨。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