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我形容这次典礼的现场感受,那么我怕是半个字都说不出来的。你或许会问我,怎么会这样,你不是参加了吗,就算只能写出一篇小学生游记也行啊。
是的,我参加了,但是又没完全参加。
和你们所想的不同,我并没能去现场的现场,在天-安门前观看这场盛会。事实上,我所处的位置离**有着相当的一段距离,这个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远到即使李循借给我了一台望远镜也什么都看不见,近到偶尔还能听见点儿欢呼声。
我掏出相机拍摄,却仅能照到一角鲜红的城楼,火一样在镜头世界的焦点中心烧起来。我随便拍了两张照片,苦中作乐的想,好在这年头还没什么高楼大厦遮挡,不然可能连这一角城楼都拍不到。
李循大概已经料到了这个场面,早就搬来了个小马扎,手里捧着个军绿色的军用水壶满脸戏谑的看着我犯傻。我也想让身后那群来‘保护’着我的士兵坐下歇会儿,可他们执意不坐,最后我只能自己慢慢悠悠溜达到附近一处建筑物的阴影底下,身边跟着拎着马扎,肩膀上挎着个大兜子,脖子上挂着水壶的比亚莱兹·李循同志,再往后是一整排走的整整齐齐的士兵。
北京今天万人空巷,几乎所有人都上街去,围到了阅兵场地或远或近的地方。我所处的位置比他们还要更远些,周围除了这队士兵和李循之外一个市民都没有,街道空荡荡的,连卖豆汁儿的在今天恐怕都收了摊子去围观盛会。
“行了,你们不愿意坐的话就在阴影底下站着吧,”我有点儿郁闷的走到李循身边蹲下,回头跟这群列队都列的整整齐齐的士兵们喊道,“反正我人就在这,跑不了。”
“你中文不错,”李循对我这番举动不予置评,变戏法似的从兜子里又摸出一个宽军绿色绳子作为椅面儿的便携式马扎给我,又丢过来一个水壶,“没有那种过于尖锐的儿音和含糊的吐字,单听的话几乎听不出来是美国人。”
我没法回答他这句话,不管是为此得意还是难过似乎都不大对劲,因此只能将目光再次投向远处鲜红的天-安门城楼。
“你的中文是日常交流全无问题吗?”李循显然对一个美国人能把中文说的跟母语无甚区别深感兴趣,又追问道。
“当然。”
“那对于中国文化你了解多少?”
“很多,”他口中的问题让我声音微顿,转过头去望向这位北京大学的高材生,“比如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句话在我们的时代已经距离很远,但在此时却才堪堪百年,李循没料到我会知道这句话,很明显的愣了一会儿,就在这一会儿的时间里,头顶嗡嗡嗡的蜂鸣声由远及近,身后的士兵们显而易见的紧张起来。
我抬起头,只见万里晴空之上,一排飞机像是排成人字队的鸟儿一样从远处缓缓地飞了过来。这些飞机飞的不算太高,大大小小型号不一[1],在地面上可以清楚的看见灰白色机身上殷红的星星标志和算不上宽阔的双翼。广场上有片刻寂静,瞬间欢呼声有如雷响,嗡鸣声由小到大,直到飞到前方时变得振聋发聩,到最后我甚至听不清不远处的是北京市民的欢呼声还是飞机的螺旋桨转动的巨响。
飞机飞过天-安门之后直直的向我们这边儿飞来,轰鸣声越来越大,前街那些老北京人的欢呼几乎能压得住天地间的一切声音,以至于我只能喊着去问李循:
“这是什么飞机?”
“你说什么?”李循显然也没听清我在说什么,大声的喊了回来。
“我说,这是什么,飞——机——!”
“飞机啊,”这回李循听见了,凑到我身边用最大的音量回答:“缴获的——上面的都是我们中国——自己的——飞行员——”
“……”我无奈的看着他,怀疑他根本没听清我在问什么,却见李循站起来,仰头望着头顶上空呼啸而过的九架战斗机,忽的就热泪盈眶了。
“霍尔先生,”他咬着嘴唇,黑亮的双眼用泪水洗过,眼眶通红的看着远方飞机逐渐消失的位置。此时前方的欢呼声已经逐渐小下来了,我们不需要扯着喉咙高声叫嚷就能听见彼此的谈话。我清楚的听见了身后的一声啜泣,回过头,是一个仍笔直的站着的年轻士兵。
“你知道吗,中国也是有飞机的。”李循轻声说。
我蓦的感受到一股震撼,并为之深深地不知所措起来。我忽然意识到自己竟是生活在一个繁荣的年代,拥有一个强大祖国的人——这么讲或许不对,可事实就是如此。从小到大,哪怕曾有人无数次吹捧‘外国的月亮总是圆的’,我也从来不会将自己的国和‘孱弱’这种词汇联系起来。甚至可以说,我们这一代的中国少年,几乎都觉得自己的国家有坚不可摧的军队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空军的超音速飞机,海军的航空母舰……当年的我们一直认为那些武器迟早都会有,中国成为超级大国只是时间问题。
可是武器并不是凭空变出来的。
我忽然意识到原来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对国家的爱是如此的炽热和滚烫,他们不幸的生活在一个五千年古国最疲弱的年代,上溯千年从未有先贤教导过他们如何在列强欺压之下苟延残喘。
这群年轻人茫然,恐惧,愤怒,最后却甘愿用鲜血和生命组成这个国家真正的万里长城,他们用着最差的装备,燃烧生命去拼出一场场胜利,在国内,在国外,在谈判桌上,在外交席上……这才有了我睁开眼时看到的时代,才有了我所身处的盛世。
“那你知道吗,”我垂下眼睛,从兜里摸出烟盒,先递给了他一支,才抽出另一支烟叼在唇齿间。打火机点燃的清脆咔哒声伴着淡灰色的烟雾腾起,我隔着这片薄雾望向李循的双眼,就像是隔着七十年时间,望向了当年同我一般年岁的好友。
我向内旋转手臂,给自己的烟也点上火儿,低声说:“在七十年后,在这片天空上,会有比飞行速度快过声音的飞机飞过。中国会研制出非常强大的导……”
过于超前的名词差点儿从嘴里吐出来,我在反应过来后连忙改口:“炮弹,从大洋这头,可以直接打到大洋那头,顷刻之间奔赴世界每一个角落[2]。”
李循愣了愣,蓦的笑了起来。比亚莱兹青年摇摇脑袋,像是觉得我所说的话有多么荒谬似的笑了起来。或许这年头儿‘比声音还快’的概念和能跨越大洋的炮弹实在像一场遥不可及的梦,但他还是礼貌性的点了点脑袋,假装有认真将我这番仿佛在他面前放《星际穿越》的话听进耳中:“借你吉言。”
我知道他不会轻易相信这番听上去跟天方夜谭一般无二的话,因此又换了个问题。
“喂,”我问他:“你想不想要相机?”
大大小小型号不一[1]:
当天一共有17架飞机参加检阅,9架P-51型战斗机,2架蚊式战斗机,3架C-46型运输机,1架L-5型通讯联络机,2架PT-19型初级教练机。
后来9架P-51型战斗机飞了第二遍。
顷刻之间奔赴世界每一个角落[2]:东风快递,使命必达。快递编号:41。
下一章可以回美国了(应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飞机
点击弹出菜单